首页 >> 党史学习

新民晚报特稿――热血轩辕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孙云

2021/7/1 10:57:21

2021年6月28日《新民晚报》第6版专版刊登留苏档案主题展特稿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几乎同时,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萧劲光等26名青年,接受党组织派遣,从上海渔阳里秘密出发,历经从春到夏的艰难跋涉,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终点: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成为首批中国班学员。

  征途求索,百年留苏浪潮的大幕由此掀开。

  这是一群特殊的留学生。他们深知,前方等待的并不是什么博士、硕士学位,而是革命生涯、是斗争、是监狱,是流血、是牺牲。但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们甘愿接受革命风暴的洗礼。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也是留苏百年。重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留苏浪潮,回顾这段“为党留学,为国留学,为梦留学”的岁月,是对历史最好的致敬。

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大学向中国留学生、实习生发表讲话的视频在上海展出 孙云/摄(下同)

  到莫斯科去,为救国走上留学路

  新中国成立前,有逾3600名中国青年受党派遣留学莫斯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从此成为了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回国后,就犹如革命的种子,播撒在中国大地。

  刘少奇、邓小平、任弼时、杨尚昆、刘伯承、聂荣臻、叶剑英、陈云、张闻天、王稼祥、董必武、林伯渠、廖承志、李维汉、李富春、蔡畅、陈赓、萧劲光、刘亚楼……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2009年,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留苏学生就占了15位。

  近日,“恰同学少年――留苏档案见证百年复兴路”主题展预展正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展出。这是近年来国内最系统、翔实、全面展示留苏百年历程的一场展览。从征集展品到开始预展,吸引了全国各地许多留苏留俄学子参与。上至年逾九旬的老留学生,下至20岁出头的当代学子,许多人的心潮为之澎湃。展馆里,有坐着轮椅前来的,有专程从北京赶来的……在首次展出的许多珍贵影像资料、实物档案中,他们仿佛看到了学长们的热血,看到了自己的青春,看到了那永不磨灭的初心。

  在与预展开幕式同期举行的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建党百年与留苏百年”座谈会上,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二处副处长黄金平详细回顾了留苏百年的历程,而这些,都与展览中的许多珍档一一对应。

  20世纪初的中国,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中国一批以救国救民为已任的进步青年,敏锐地感受到了世界潮流的深刻变化,把学习的目光转向苏俄、转向马列主义。

毛泽东创办俄罗斯研究会,组织湖南青年赴俄勤工俭学

  在湖南,毛泽东一手创办了俄罗斯研究会,组织湖南青年留学苏俄勤工俭学。展览开篇,就有一段从《毛泽东早期文摘》第466-467页摘录的文字:1920年2月毛泽东给陶毅(新民学会成员)的信中记载:“彭璜君和我,都不想往法,安顿往俄。何叔衡想留法,我劝他不必留法,不如留俄。我一己的计划……想和同志成一‘自由研究社’……然后组一留俄队,赴俄勤工俭学。”

  同期,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帮助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共产国际与俄共(布)相继派出代表来华,时年27岁的维经斯基就是第一位红色使者。

  1920年春,几个俄国人悄然搬进了上海霞飞路716号,带头的就是维经斯基,他的公开身份是俄文《上海生活报》记者。由山东赴苏俄务工并加入俄共(布)的杨明斋随行翻译,并在维经斯基指导下,在渔阳里先后设立中俄通讯社和外国语学社并担任社长。

  外国语学社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校址就在渔阳里6号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所在地。1920年秋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汇聚于此,学员中就有毛泽东推荐的湖南俄罗斯研究会成员任弼时、萧劲光以及刘少奇等。年方20岁上下的年轻人在这里学习俄语,听陈望道讲解《共产党宣言》,听作家沈雁冰和《民国日报》主笔邵力子等讲授社会科学知识。萧劲光后来在回忆这段经历时曾说:“我们的学习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到俄国去,学习革命道理,回来搞革命,改变落后黑暗的旧中国……”

  经过近8个月的学习,1921年4月,在维经斯基、杨明斋、李汉俊等人的安排下,上海外国语学社的首批学员出发了。

  时局动荡,彼时的留学路充满着不可预测的危机。学员们乔装打扮,刘少奇扮成小商人,任弼时扮作裁缝,萧劲光则扮成剃头师傅。他们一路秘密行动,从上海乘船,经日本长崎,再到海参崴,又转至伯力、黑河,最后再乘火车经赤塔抵达莫斯科。

  路途艰辛。从黑河前往莫斯科的火车要穿过茫茫的林海雪原。煤炭缺乏,火车改烧木材。然而,木材也十分不足,火车开开停停,学生们时常下车,冒着严寒,铲雪开路、搬运木材甚至修理火车。就这样,这一路走了3个月之久。留学生们出发的时候尚在春天,到达莫斯科的时候已是夏天。

  留学路上,有一样东西至关重要,这就是落款“共产党上海革命局书记李汉俊”并亲笔签名的介绍信(路条)。海参崴当时时局复杂,有红军、白军,还有日军及张作霖的军事哨卡和领事机构。所以,在海参崴下船后,要凭借联络人开具的介绍信(路条)与俄共(布)远东局的联络人员秘密接头后,才能完成接下来的行程。

从俄罗斯有关部门保存的共产国际档案中复制的路条

  展览中,就有一张从俄罗斯有关部门保存的共产国际档案中复制的路条,上面用俄文写着:“致俄共布中央委员会东方部,兹有任岳同志受共产党上海革命局的派遣赴苏维埃俄罗斯(苏维埃俄国)学习党务工作。请给予他在生活与学习上的便利。”

  据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俞秀松的继子俞敏回忆,留学生们把这张小小的路条形象地称为“命根子”,有的把路条缝在衣服里,有的藏在牙粉盒子里。没了路条,留学之路便会夭折,甚至连几次送留学生赴苏的杨明斋本人也曾因丢失路条而被当作偷越国境者拘捕。

毛泽东为俞秀松烈士签发的光荣纪念证

  探寻真理,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在莫斯科,青年们更加坚定了革命的志向。

  刘少奇在留苏期间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展览中有这样一段介绍,他在回顾自己“考虑入不入党的问题”时曾说:“当时我把《共产党宣言》看了又看,看了好几遍……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怎样的一个党,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最后决定参加共产党,同时也准备献身党的事业。”

  1927年1月17日,邓小平也结束了在法国的勤工俭学,来到莫斯科,先后被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莫斯科中山大学录取,并成为中山大学共青团组织成员和第七小组中共党小组组长。展览介绍,他曾这样回忆说:“我来莫斯科的时候,便已打定主意,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从此以后,我愿意绝对地受党的训练,听党的指挥,始终为无产阶级利益而争斗。”

  探寻真理,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留学生用热血践行了自己的志向。

  到达莫斯科后,每个中国学员都有了一个俄文名字,也有了自己的一套留学档案。这些档案,至今仍保存在俄罗斯档案部门。近年来,革命先烈毛泽民的外孙曹耘山等专家学者多次赴俄罗斯,将这些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档案资料打捞起货,将这份不应被遗忘的记忆带回祖国。

  在浩如烟海的这些归国档案中,有一张照片感人至深。这是一张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合影。照片中,有7名男青年和一名女青年,除了这名女青年因身份不详而无从得知后况,7名男青年在结束留学生涯回国参加革命后,都陆续牺牲在了救国救民的斗争中。这是一张无法再复制的合影,今天,人们得以通过这张珍贵的照片,重温他们的名字:李求实,刘伯坚,王一飞,袁庆云,罗亦农,陈乔年,王若飞。

  在归国档案中,还有一张照片弥足珍贵。这是杨明斋在苏联牺牲前一晚用于“验明正身”的遗照。照片中,他眼神坚毅,神色从容,丝毫不见对于生的留恋和对死亡的畏惧。杨明斋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员,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筹建者之一,是党创立时期著名的革命活动家。这张照片填补了党史资料中长期没有杨明斋照片的历史空白。照片的复制品就陈列在此次展览的显著位置,在他牺牲的几十年后,观众站在这张老照片前,与目光如炬的他“对视”,仿佛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共产党人威武不屈的大无畏精神。

  这些照片真实地再现了革命青年为党留学、为国留学、为了救国救民慷慨赴死的决心。曹耘山查阅俄罗斯现存档案发现,在逾3600名中国早期留苏学生中,至少有上千人先后为了信仰而牺牲。

  年轻而杰出的他们,是苦难中国的改造者,丹心可鉴。

院士墙

  为建设祖国留学,诞生204名院士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按照原有工科院校的招生规模,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只能向国家输送四五万名毕业生,不足当时工业建设所需的25%,远不能满足我国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周恩来指出:“人才缺乏,已是我们各项建设中一个最困难的问题。”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国内迅速掀起全面学习苏联的高潮,到60年代期间,1.6万余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肩负国家使命,远赴苏联学习、实习。刘少奇曾以一名“老留学生”的身份对留苏预备班的学生说:“去留苏第一个要弄清的问题,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学习,为国家学习,学成回国后为人民工作,为国家工作,要下定决心跟党走!”

  学成归国后,这些青年为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他们当中,走出了江泽民、李鹏、刘华清、李岚清、钱其琛、宋健等十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200余位省部级领导、204名两院院士、17名社科院学部委员和荣誉学部委员,还有许多人成为行业和部门的领导者、专家、带头人。他们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越功勋。

  在展览中,人们得以重温这些掷地有声的名字:“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孙家栋、周光召,身后被追授“时代楷模”称号的“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谷建豪、钱七虎、曾庆存、王永志、孙家栋、金怡濂……每一个,都令人景仰。

  在沪的健在留苏生中,年事最高的已逾百岁。其中,96岁高龄的曹鹏至今仍活跃在艺术舞台上。在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的策展人登门拜访时,他神采奕奕地和学弟们聊起了自己在战场上“挂着三颗手榴弹,其中一颗留给自己”的往事。

  往事并不如烟,但留苏学生和实习生的传奇故事,却有很多因为保密需要和低调朴实的工作作风而不为人知。在策展期间的多次寻访中,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的新生代留学生们一次次被老学长感动到哽咽。

  肩负国家使命赴苏学习、实习,许多人甘愿为了祖国和人民默默奉献,归国后,直接投入到重大项目的科研攻关中,对于家人,他们的存在,在很多年里,仅仅只是一个信箱地址。甚至在他们退休后很多年,长年的保密纪律仍让他们习惯了避而不谈。策展人刘纲和章海峰至今难忘,在采访年逾九旬的老学长韩国馨时,韩老的两个女儿看到父亲从箱底翻出参与核潜艇防核辐射研究工作的老照片,惊呼:“爸,原来你是做这个的!”

  这样的情况还有不少。对于国家和人民,这批留学生是栋梁;对于家庭,他们却亏欠许多。但是,正如92岁的留苏学长、前中科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泰安在捐献展品时对学弟们说的那样,像他这样曾经在原子弹试验时第一批冲向蘑菇云的科研人员,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相比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个人和家庭都显得格外渺小,人们甚至不用知道和记住他们,只要记住由他们写下的这段历史就足矣。

  为党留学,为国留学,留苏百年就是一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轰轰烈烈的光荣报国史。近几十年来,许多年轻学子沿着前辈们的道路,弘扬光荣传统,先后赴苏赴俄留学。现在,仅在莫斯科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和交换生就有逾4000人。

  1957年,在莫斯科大学,毛泽东主席向中国留学生和实习生发表重要讲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言犹在耳。新一代的留俄学子们,为梦留学,让青春之光闪耀在为梦想奋斗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