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同学会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
留学人员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同行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我们开设【建党百年·海归故事】栏目
一起来回顾
留学人员的红色岁月、报国初心
5月24日
“众心向党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
主题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260余张图片
190件套实物
生动讲述了180余位科学家的故事
展馆主题“众心向党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图片来源:新华社)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展区红墙上静静陈列着
100位科学家的入党申请书
泛黄的纸页上
笔迹工整优美
话语质朴真切
细细读来
科学家精神直抵人心
“永远跟党走”――百位科学家入党志愿书展览(部分)(叶源昊摄)
钱学森
(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
“我回国近三年来受到党的教育,使我体会到党的伟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目标的伟大,我愿为这一目标奋斗并忠诚于党的事业。我谨申请入党。”
钱学森与家人合影
钱学森的入党申请书
钱三强
(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为了使得我国的科学从落后的状态快步的赶上我们的需要,我们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我要求党给我努力的机会,允许我转正,我保证今后向达到党员的标准努力奋斗。”
工作时的钱三强
钱三强的请求转正报告
师昌绪
(中国材料科学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作为一个党培养了二十多年的知识分子,我有一颗永远跟着党走的红心,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师昌绪
师昌绪的入党申请书
贝时璋
(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中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
“只有坚决地、有效地进行改革,才能推动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科研机构也是一样,只有奋勇直前、不怕艰难险阻、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不断出好成果、出好人才,不断创造新的生产力,不断兴起技术革新,促使我国科学技术进入世界的前列。”
贝时璋
贝时璋的入党申请书
钱临照
(著名物理学家,中国金属晶体范性形变和晶体缺陷研究以及物理学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我的年纪已过七十,为什么我在此时刻申请入党……我的年龄确实大了些,但还想以有生之年在党的领导下,接受党的教育,能为人民做些事。为人民尽忠是不限年龄的。”
钱临照
钱临照的入党申请书
回家!回家!
新中国成立之初
百业待兴、百废待举
党中央向海外留学生发出号召
“祖国需要你们”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展厅
1950年
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朱光亚牵头起草发表
《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
呼吁留美中国学生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71年后读来仍觉慷慨激昂
“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回去吧,赶快回去吧!
祖国在迫切地等待我们!”
朱光亚牵头起草发表的《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
回家!
1950年8月31日,载有128位归国留美学者的“威尔逊总统号”轮船自美国旧金山启程驶往中国,这条船是载有中国留学生最多的一条船
“两弹元勋”邓稼先、钱学森、郭永怀
气象学家叶笃正
“地学大师”涂光炽
微生物生化学家沈善炯……一批杰出科学家毅然回国
投身新中国各领域的开辟和建设中
1955年,钱学森一家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图为钱学森一家在回国轮船甲板上
1950年,中国著名微生物生化学家沈善炯、中国著名空气动力学家罗时钧、中国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业的开拓者赵忠尧历经波折回国
中国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谢家麟(中),1951年回国遇阻,几经辗转于1955年回国
此次首次展出的一张20世纪50年代归国留学生签字明信片,见证了这一共和国史上规模盛大的归国潮(叶源昊摄)
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们
在不同的领域散发着光和热
同时又有着共同的精神内核
那就是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这些伟大精神汇聚成科技界众心向党的精神洪流
必将激励着亿万科技工作者
在新征程上砥砺前行、再续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