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学会动态

把握机遇与应对挑战:清洁空气投资沙龙成功举行

2014/5/29 14:30:38

image

  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国的空气质量进入了灰霾灾害频发的阶段。日益加重的空气污染已引起国家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治理雾霾,一方面需要国家政策的推动,另一方面也需要节能环保产业的积极参与,从而创造出更多推动经济转型、改善生态环境的新契机。

  2014年5月27日上午,由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中国清洁空气联盟联合举办、能源基金会、上海市欧美同学会金融分会支持的首期清洁空气投资沙龙在复旦皇冠成功举行。在本次沙龙上,来自不同领域的商界领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空气质量改善进程为投资者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首先致辞。他强调,在空气质量恶化成为全人类共同挑战的今天,清洁空气投资沙龙的举行意义重大。能源基金会中国总裁、首席代表王建盛在致辞中提出,能源基金会致力于推动中国可持续能源的发展。原上海发改委主任、上海宏观经济学会会长蒋应时则认为本次沙龙的举办将为上海市未来的战略规划做出贡献。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校友马骏博士在沙龙上首先作了题为《中国PM2.5降低到30所带来的政策变化与市场影响》的演讲。马博士指出,2013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这是最高决策层对空气污染治理空前重视的体现。他首先分析了中国PM2.5的主要来源,“煤炭行业、汽车行业和建筑行业占比很高。”他强调,建立合理的宏观经济模型对于改善目前的PM2.5问题有着深远影响,“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于改善环境至关重要”。马博士认为投资导向引发了供给结构的扭曲,因此他强调绿色金融政策的重要性,同时给出了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的若干建议。

  接下来,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亚洲公用事业清洁能源研究主管佟江桥以《大气污染治理带来的投资机会》为题,为投资行业的同仁们展望了未来能源行业的发展。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李治国也是本次沙龙的主讲嘉宾之一,他发表了题为《上海PM2.5降到25的核心政策与影响》演讲。

  众位嘉宾的精彩演讲引发了在场听众的热烈讨论。之后主办方发起了清洁能源投资倡议书,倡议投资者更加关注能够改善空气质量的投资机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考虑项目带来的空气质量的影响;应用评估工具,科学评估项目投资所带来的空气质量的影响;支持公开、共享项目的环境影响信息;通过合作,与其他机构共同推进中国空气污染防治的工作。

  在随后的高峰对话环节中,嘉宾们围绕近几年中国的海外新能源投资概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他们各抒己见,妙语迭出,赢得现场阵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