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归学人 >> 主题栏目 >> 学子之声

把好招生第一关,创造“留学中国”品牌

作者:万圆

2020/10/14 16:01:36

  近日,教育部党组就来华留学生管理专门下发通知,强调不盲目追求国际化指标和来华留学生规模,严格招生审核、过程管理和评审制度。为打造“留学中国”品牌,提高高校来华留学生的生源质量,有必要把好招生的第一道关卡,保证留学教育水准。

  基于多重潜能考察的择优录取标准

  录取标准在招生机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筛查功能,是高校招生理念的核心体现,也是把控生源质量的航标。虽然《来华国际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提及了来华留学生在学科专业水平、对中国认识和理解、语言能力、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的培养目标,并在“入学标准”部分对最低学历要求和语言能力要求做出具体规定,但把关于学术水平等方面的录取标准留给了高校自主决定。因此,高校需紧扣相关培养目标,坚守政府列明的最低要求,建立基于多重潜能考察的择优录取标准。

  具体来说,高校,特别是一流大学建设校在设定来华留学生录取标准时,应该要求:

  1.具备一定的学术基础、热情和潜质,以考察其进入学科专业后取得成功的潜能。因为留学生首要任务是接受我国大学教育,顺利获得文凭。

  2.对中国有热爱之心和探究兴趣,如知晓中华文明程度以及是否参加过大使馆、孔子学院或当地华人社团等举办的活动,以此来考察受益潜能。留学生若不了解、不喜欢或不感兴趣,仅出于利益动机来求学,就很难从在华教育经历中受益,对我国教育投资也是一种浪费。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我们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集中力量培养一批“知华、亲华、友华”力量。

  3.有一定的汉语基础,以保证适应在华的学习和生活。在汉语能力要求外,如申请进入以外语为专业教学语言的学科专业,则还需考察相应的外语水平。

  4.拥有参与跨文化活动的经历和能力,以考察融入大学共同体并作出贡献的潜能。跨文化能力、全球胜任力等素质并非一朝一夕养成,而是具有迁移属性,即生源本身具备该类素质的话,入学后这些素质不会消失且在引导下可得到加强。因此可基于以往经历来预测未来表现,实现培养有国际视野、了解中国、能承载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使命的高端留学人才和未来领袖的目标。

  全面考核综合表现

  域外高校一般使用入学考试与综合评价并行的方式来考核国际生源资质。非语言类的学术性入学考试包括社会机构或专业协会组织的标准化学力考试,以及高校自行组织的各类单科性测验或跨学科性测验。综合评价指除入学考试分数外,还查看学术表现、个人成就、背景特征三个维度下的多个因素,包括高中GPA、课程修读情况、成绩变化趋势、年级排名、素质才能、课外活动、个人陈述、推荐信、面试表现、支付能力、教育和家庭背景等。

  我国高校也应当对来华留学生既实施入学考试,又进行综合评价。就入学考试而言,除了汉语水平考试(HSK),专业学力考试亦不可或缺。目前,我国只有少数一流大学在笔试环节开发使用了一些专业导向的学力测验,并未建立专门面向来华留学生的类似“日本留学考试”的统一考试。但自主命题存在信效度难以保证、加大高校工作量以及学生备考、赴考难度等问题。可考虑研制全国统一或多校联考的学力考试,或至少要求提交SAT/ACT/A-Level/AP/IB等国际通行的、有公信力的标准化学力考试分数,以客观尺度掌握来华留学生的学术水平。

  就综合评价而言,可从学术能力、非学术素养、个人背景等多个维度,采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方式,更全面深入地考察来华留学生的综合表现,不因单一化的录取考量和评价路径造成人才选拔上的疏漏。其中,学术能力的考察是重中之重,应主要依据不受教育背景差异影响的专业类入学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基准,并认真查看高中课程修读情况、GPA、全科课程成绩、年级排名、毕业考试成绩等反映平时学习真实表现的硬性指标,兼顾参考教师推荐信等材料提及的相关软性信息,以多角度掌握真实学术成就。非学术素养的考察,可通过个人陈述、简历、短文、档案袋、面试等途径,重点了解平时表现、课外活动、特长才能、人格特质、学习兴趣。有条件的高校尤应坚持面试考察(含视频面试形式),以直接了解来华留学生的真实中文水平、留学动机、对申请校的了解程度、综合素质等。个人背景考察则可通过申请材料、资质证明材料等,知悉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背景和个人生活经历。

  (作者:我会会员,华东政法大学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