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正在快速发展,未来科技创新如何进一步引领产业发展?在第十三届“中华学人与21世纪上海发展”研讨会上,受邀嘉宾——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首席战略官、上海市欧美同学会集成电路分会会长高腾表示,通过要素共享做强平台,赋能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或是“破题”之道。
高腾曾在比利时留学,获得硕博士学位后,加入全球知名的独立公共研发平台、与美国的Intel和IBM并称为全球微电子领域“3I”之一的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
1999年,高腾作为IMEC亚洲联络部经理,负责市场拓展、项目谈判及协助项目执行。“从那时起,我重新回到中国发展,让我更有了归属感,也找到了自我成长的新舞台。”高腾说,“如今看来20多年前的回国选择还是很值得的。”
怀着为中国微电子产业发展出一份力的想法,回国后的高腾先后促成了IMEC与无锡华晶、上海华虹集团、中芯国际、上海华力微电子、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华为、中兴通讯、中科院等公司和科研机构的成功合作。
在高腾的参与和推动下,IMEC向中国企业提供了大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微电子技术,加速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更新换代。与此同时,高腾还助力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养,促成IMEC招收了不少中国博士留学生,这些人才大部分学成归国,活跃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各个领域。
2004年,高腾与多位好友一同发起成立了“欧洲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微电子专业论坛”,组织了一批批欧洲微电子领域的华侨华人回国考察、交流,不少人后来选择回国创业发展。
2013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与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微技术工研院”),致力于“超越摩尔”技术和物联网应用的创新和产业化。
2015年,高腾加入上海微技术工研院,担任首席战略官。作为全球性协同创新中心,目前上海微技术工研院已和国内外众多产学研组织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创新成果的高效率产业化。同时,通过引入世界一流的研发设施和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占据本领域科技创新制高点。
回国发展后,高腾一直深耕“平台”。在他看来,“平台最大的特点在于资源要素的共享,采用精细化的知识产权管理手段及多方利益的协调,实现广泛且密切的合作,可以将创新要素赋能更多的企业,从而促进产业整体水平提升。”
作为上海市欧美同学会集成电路分会会长,高腾表示,将积极发挥“留学报国人才库、建言献策智囊团、民间外交生力军”的角色作用,积极开展海内外人才交流研讨活动,推动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通过主办“科创中国”首届汽车芯片百人论坛——汽车芯片安全与检测专题论坛,旨在助力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加大力度布局车规级芯片的生产,共建汽车芯片产业生态圈。
“随着中国内需市场持续扩大、成熟工艺供应不断提升以及材料与设备国产化等,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底气正越来越足。”高腾表示,在此过程中,也期待有更多的海外人才能够回国发展,在中国找到发挥自身最大价值的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