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堡,瑞典西南部著名的港口城市和全国第二大城市,至今已有整整400年的建城史。
面向北海、直通大西洋,地处丹麦、挪威和瑞典三国首都的中心,这一璀璨的海上明珠是北欧区域最大的不冻港,也是整个北欧的工业中心、贸易中心和物流中心之一,其工业发展成果中,颇多为人所知的还有全球知名汽车品牌沃尔沃从这里走向了世界。
哥德堡工业发达,不过在过去几十年中,哥德堡也曾遭遇“工业锈带”时期,经历过产业转型的阵痛。
上世纪80年代,哥德堡曾经是一个“经济相对发达,但城市称不上优美、海港也并不清洁,生活环境可以说是恶劣”的工业城市,嵌入城区范围的哥德堡港附近竟然长期承担废物填埋的功能,各种工业废料使得“丰富多样性的植被和鸟类一度消失”。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哥德堡人花了近40年时间,通过城市“拥堵税”改革、能源结构转型、发明“绿色债券”,搬迁港口并发明“岸电系统”(将停靠港口的船舶接入城市供暖电网,减少了60%的船舶废气排放)等政策手段,实现了传统工业城市到“碳中和”城市和知识经济型城市的转型。
如今,在北欧城市中,哥德堡以城市更新和绿色转型、高水平可持续发展为世人称道并屡获殊荣。
这个海港城市已经彻底改头换面,其中最明显改观的,就是约塔运河北岸(Norra Älvstranden)林德霍姆滨水区的城市更新。
林德霍姆滨水区距离哥德堡的市中心不远,这里曾是哥德堡港的核心区,却一度因产业转型和港口外迁,出现满是港机林立却厂房空置、铁锈横行而人去楼空的场景。如今,曾经的重工业区和核心港区等工业遗产,全部对外开放,不过码头功能仅限轮渡。
老旧工业区经历适应性再生,现在哥德堡人更愿意将这里称为林德霍姆科学园(Lindholmen Science Park)。
该市专门在林德霍姆科学园设立了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校区以及数所中学,吸引了一批科创型企业入驻。同时,将原造船厂主要建筑改建为办公楼、旅馆、公寓,并嵌入式地布局商超、餐厅、咖啡屋、游泳馆、健身俱乐部。当然,也少不了瑞典特色的沃尔沃展厅及4S店和家居用品商店。
出于对工业遗产的尊重,当地还保留了一些工业建筑的外立面、墙体材料,留下了一些港机设备。经过40年不间断的绿化和道路改造,以林德霍姆大街为中心的都市景观带也日臻美观,配套公园绿意盎然。
更有意思的是,在林德霍姆滨水区最西侧的居住区,还开辟出一块大小比一个街区还多一些的公共菜地,这里属于“林德霍姆种植者协会”,会员分块认领,管理严格。笔者曾饶有兴趣地找到了这个协会的官方网站,感佩当地居民能将都市农业做到这样的精细化程度。
因产业转型而形成的城市“工业锈带”,改造起来对任何一座城市来说都是“硬骨头”,不成功的例子不在少数,不过林德霍姆滨水区的港产城融合有自己的一套“招数”。
哥德堡在改造这片区域的40余年过程中,也有各种各样的经验教训,即使到今天,探索也没有停下脚步。2021年,哥德堡启动了新一轮规划,明确希望到2035年,林德霍姆科学园能够成为“专注于移动通信、智能车辆和运输系统、现代传媒领域”的港产城融合片区。
从一个衰败的城市旧工业区,变成哥德堡最具活力的知识密集型地区,林德霍姆滨水区讲述了一个传统工业区的创新再生故事,而这样的城市更新实践也为国内具有类似特征的城市区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我会会员,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