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年-05期

【人物剪影】林忠:在完善“小我”中遇见“大我”

 来源: 普陀统战

发布时间: 2023-12-04

林忠:1969年生,我会普陀分会副会长,上海瓴德律师事务所创始人、管理合伙人。199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0-2001年在英国、西班牙、比利时、丹麦等国进修学习。专注于国际经济法领域30余年,擅长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外商直接投资、跨境并购、反垄断以及数据保护法律服务等。2009年被聘为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11年被聘为厦门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著有国际经济法和国际争端解决等方面的专著多本。荣获“亚洲法律领先律师”“中国法律精英100强”“公司并购受推荐律师”等荣誉称号。

法律给人的印象通常严肃而理性,初次见到林忠学长时,可能很难让人将他与律师的头衔联系起来。林忠平时热爱健身与摩托骑行,说起话来却慢言细语,声音温和平静,散发着浓厚的“文人”气息。作为上海瓴德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与管理合伙人,林忠在法律行业已经深耕了30余年。

1986年,林忠参加高考,摘得福建省福安市文科状元的桂冠,进入北大就读法学,又进入厦大攻读硕博学位。大学期间,他还作为校园刊物的记者,采访过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毕业后,林忠留任厦大担任讲师。2000年,他参加中欧司法与法律合作项目,开启了在欧洲三年的学习和工作之旅。

如今,林忠已是一名投资、并购和反垄断领域的资深律师。他发表了数本专业著作,向着“事业家”的目标笃行不辍,持续在人生的高度与广度上探索着自己的边界。

“机缘巧合”的法律之路

林忠与法律结缘,可谓是“偶然中的必然”——偶然,是因为当初年轻的他选报国际法专业只是顺遂大流;必然,是因为当他进入专业领域后,恰恰被法学的厚重所吸引,于是一拍即合,心无旁骛地全情投入,矢志不渝地修学深造。

“当时的我,因为北大图书馆藏书多而认定了北大,也‘功利’地把时髦的国际法专业列为了第一志愿。”林忠这样回忆起高考。

林忠从小就爱好读书,不光从图书馆借着看,还长年把零花钱积攒起来,换成成堆的《花城》《十月》《收获》等当年最流行的文学杂志。北大上学期间,他还和中学同学共同发起创办了校园刊物《闽东大学生》,作为闽东籍大学生了解家乡、宣传家乡、智力支乡的平台。

更令他难以忘怀的是,当时他们以记者的身份敲开了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宿舍,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热情招待。

“之后,习近平总书记还给我们寄来了180余字的《寄语闽东大学生》,他嘱咐道:‘殷切希望你们珍惜美好时光,安心学习,学有所成,早日参加建设……’”林忠回忆起当时的暖心时刻,仍感慨万千。

2000年,林忠作为中欧司法与法律合作项目成员,前往欧洲学习一年,随后入职毕马威法律国际总部,负责毕马威法律旗下各国律所活动的组织开发工作。当时他的工作较为顺利,生活也相对轻松,但这并不是林忠所期待的人生。

他想了想,评价道:“没有成就感,缺少一股‘劲’。”

林忠回国的选择其实早已有迹可循。正如他喜欢的哲学书籍《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中所说,林忠向往追求的,“是一个真理自由、完全开放的无限的游戏,这一故事永远在继续,没有尽头。”

直到2002年,林忠和当时毕马威法律的全球CEO到上海出差,他才找到了那股该发出的“劲”。他在上海日新月异的变化中领略到了奋斗的气息和澎湃的力量,感受到这座现代化新城的坚韧卓越、生机勃勃。

“我当时就决定,回国后一定要来上海创业扎根。”

于是,2003年林忠毅然回到了上海,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他凭借在国际投资法及合规领域的造诣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获得了多项荣誉:2015年被《中国法律商务》杂志评为“亚洲法律领先律师”,2017至2020连续四年获评中国《商法》“中国法律精英100强”,2019年被《法律500强》评选为“公司并购受推荐律师”等。

与时俱进的专业开拓

时间回到2006年,林忠正带领他的团队跟进一项史无前例的收购案——法国SEB集团收购中国苏泊尔品牌,陡然增大的工作量令他压力倍增。由于交易方式史无前例,更因竞争者的搅局,使“一口锅”的交易被炒作至国家安全的高度,大大增加了交易获批的难度。

好在,这个中国史上第一起外国投资者对A股上市公司的战略投资项目最终顺利完成,且享誉业内。在这背后,林忠和律所同事们基于对规则的熟稔和深厚的经验,设计了创新的交易结构,确保符合证券和外资法律法规,保证民族品牌的传承,并通过媒体为交易的合理性作大量说明,进行了中国第一起反垄断申报工作。

在上海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借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林忠带领团队服务了众多国际顶级投资机构和跨国公司,出色地完成了多起在投资并购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大项目。他擅长提供务实、创新、合法、有效的解决方案,成为许多客户和企业家心目中“最好的”商事律师。

“一路无话”,林忠用这个词描述了在他看来十分稳定的从业轨迹。2003年林忠回国后,与博士同学合伙顺利创办了上海第一家由法学博士组成的律师事务所,此后便一直在既定的专业方向上行进,又于2021年合伙成立了如今的瓴德律师事务所。

瓴德是英文Lead的谐音,意在打造一家领先的专业服务机构。其中文寓意则更加深刻:“高屋建瓴,惟德动天,无远弗届(只有道德的力量才能感动天地,再远的地方也能达到),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林忠希望带领瓴德律师事务所深耕细作,聚焦专业领域,突出拳头产品。同时,不断扩张服务的专业领域和地域范围,达到真正的“无远弗届”。

林忠目前带领团队正在尝试的瓴德全球平台,或许可称为全球第一家提供专业服务产品的网络平台,便是林忠跟随时代脚步,将传统专业服务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一次探索。林忠介绍,“专业引领未来。瓴德全球平台目前已遍布11个国家,集合了超过千余名专业人士,目标是为企业界实现法律和其他领域专业服务的标准化、产品化、数字化,打造人工智能时代的专业服务平台”。

此外,林忠延伸个人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多年法律服务经验,和业内资深人士共同发起成立了万疆医疗创新会。这一平台作为进博会医疗展区创新孵化专区的主要组织方,持续为海外医疗科技创新企业在进博会顺利展出最新产品作重大贡献,并成功对接了国内相关企业和投资方。

回报社会的人生愿景

哲学是林忠在业余闲暇时间的第一爱好。虽然他与哲学专业失之交臂,但回想起当初的选择,他从不感到后悔。林忠认为,哲学是需要体悟的,即便没有系统学习哲学专业,也不妨碍个人在生活经历中提高人生修为。

“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乃觉海波平。”丰富的人生阅历、法律工作经验,让他想要去为更宏伟的愿景而奋斗。“企业是工具,事业才是最终的目的!”林忠如是说。林忠心目中的榜样是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厦门大学校主陈嘉庚,他表示:“校主所作所为, 方是‘事业家’所为。”

这些年来,林忠用实际行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回馈社会。他一直热心公益,多次组织参与了爱心助学、助力抗疫等公益事业。他曾陪同上海团市委访问团考察喀什,为当地小学图书馆捐款;到上海最东端的佘山岛看望驻岛部队,捐赠购书经费;在母校福安一中设立“义生奖学金”,感谢母校的培育和进一步激励广大学弟学妹;疫情防控中,他带领事务所律师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捐款捐物、建言献策等活动,并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公益法律咨询服务;河南洪涝灾害期间,他联合爱心单位、人士发起定向捐赠……

在林忠的眼里,一面是脚下的土地,一面是头顶的星空,他积极履行一个企业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不断以实际行动践行公益情怀和社会担当,在完善“小我”中遇见“大我”。

此外,作为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普陀分会副会长,林忠也充分发挥侨界优势,帮助引进创新技术,拓展与海外社团、行业协会的交流与合作。他还是普陀区公益法律专家团中的一员,为普陀侨商企业提供公益法律服务,进一步促进营商环境优化,为普陀高质量发展贡献统战力量。

“惟德动天,无远弗届”这句格言一直是林忠微信的个性签名,也是他始终追求与践行的理念,接下来,他将继续向着“事业家”的角色前行……

(来源:“上海普陀统战”微信公众号,有删减,原标题为《海归律师如何当好联结海内外的桥梁纽带?他积极探索专业服务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