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3年02期

【人物剪影】吴韬:永葆家国情怀,守护人民健康

 

发布时间: 2023-06-15

吴韬: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临床康复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医卫青联主席,我会留美分会副会长、哈佛大学校友会会长。现任上海健康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2005年入选上海市“百人计划”前往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麻醉与疼痛专业进修;2013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穆勒中心医院管理培训;2018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和哈佛医学院管理培训。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办公室主任、院长助理,新华崇明分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新华医院副院长、党委常委,上海第八批援疆干部新疆前方指挥部党委委员、上海援疆医疗队总领队、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医者仁心: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13年8月,还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的吴韬学长提前半年奔赴喀什,展开援疆前期调研规划。2014年1月正式担任喀什二院院长,作为上海援疆医疗队总领队,也是上海第八批援疆干部中唯一一名法人代表。

当时,吴韬带着帮助喀什二院在三年内创成“三甲”医院的任务赴喀什。“当时医院内的广场里骡车汽车三轮车横行,小贩叫卖声不绝,病人就医环境很恶劣。在这个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极高的地区,却没有新生儿科。医院发展缺乏动力,建设停滞不前。”眼前的这个科室不全、人心不齐、医疗条件落后的医院让吴韬觉得迫在眉睫的“创三甲”任务困难重重。

但是面对这些困难,吴韬没有退缩和妥协。结果原本计划三年创“三甲”,最终只花了9个多月时间!喀什二院门诊满意率达到98%。

只要努力就能改变,只有努力就会改变!援疆,就是让我们党员去帮人的,帮人就要帮到底,帮人就要给人最好的。

三年的时间,吴韬带领团队将喀什二院焕然一新。感觉上和上海的大医院已无二致。而当地同事们口中的“巨大变化”,除了宽敞明亮现代化的诊疗环境、不断添置的新设备以及上海专家手把手传授的新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吴韬给他们带来的新理念、新思维的碰撞。

从2014年开始,在吴韬的推动下,喀什二院启动了“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紧缺人才培养计划”和“管理人才培养计划”等,这种全方位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疆卫生系统尚属首次。2016年,吴韬带领的喀什二院医疗队获得2016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在喀什完成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真正在边疆地区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学者奋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从1992年麻醉专业的学习开始,吴韬就没有一刻停下学习的脚步。不止是在医学专业领域不断深耕精进。在世纪更替的时代,他敏锐地感受到管理知识在社会发展和工作中的重要性。2008年,吴韬进入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开始了工商管理专业的学习。

吴韬说:“当时我们班只有我一个学医的,华理商学院对于学生培养的专注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指导老师非常认真细心地指导我修改论文,这在其他商学院里是不多见的。”

在华理商学院学习的那段时间被吴韬称为自己“职业化管理的探索期”,如饥似渴地吸收各种管理类知识,将“知行合一”融入“基因”。也正是这段学习经历夯实了他职业化管理的理论基础,为今后医工交叉和自身管理的实践埋下伏笔。学海无涯,吴韬还先后前往英国剑桥丘吉尔学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哈佛医学院等地进行深造。

吴韬援疆的那三年里,作为喀什二院院长的吴韬每年初都会在全院召开中层干部培训班。培训结束后,各科主任都要交上自己制定的当年目标责任书,涉及医疗、科研、文化、学科建设等多个方面,每一块都有详细的量化指标。如果规定期限内没有完成目标,科主任只能离开原岗位。

同时,吴韬对喀什二院的绩效体系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原先纯粹按照各科室收支由科主任分配奖金的局面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套综合考量各科室劳动量、成本、科研等系列因素的绩效考核指标。几年运行下来,大多数职工的收入都有了明显提高。

如今吴韬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医院战略管理、智能创新医学、医工转化与健康产业融合,担任上海市5G+智慧医疗创新实验室主任,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主持负责国家级及省部级等科研项目20余项。

党员矢志: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人类与疾病的斗争远远没有结束……”2021年9月23日下午,上海健康医学院校长吴韬带着自己的“援疆故事”走进新生开学第一课的课堂。他以TED演讲形式,结合自身学习、科研及援疆工作经历,老一辈医学楷模的匠心故事,向2021级全体新生讲述医学的初心和使命。

“要永葆家国情怀,将报国之志融入伟大事业,要立足本职、躬身践行,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干出精彩,要胸怀大局、无私奉献,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吴韬不仅是这么说的,多年来更是这么做的。

在援疆时,吴韬认为喀什二院未来将成为一个区域性的医疗中心。他希望可以通过上海医疗团队一轮轮援建,让喀什二院的综合实力逐渐接近上海顶尖的三甲医院。不仅要让新疆群众受惠,也要辐射更多周边地区乃至邻国的病人。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吴韬领导的科研团队研制的机器人“小白”在武汉疫情期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医护人员可远程操控小白的行走路线,通过摄像头查看病人情况,以及监护仪呼吸机的数据……还可以远程床边查房、远程疑难病例讨论、远程多学科会诊。

在“5G+智慧医疗创新实验室”项目主要负责人吴韬看来,只有将人工智能与医疗场景更紧密地结合,才能让更多患者受益。在吴韬与团队的努力下,现在喀什也有了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起南疆首个医联体信息平台,随后又建起南疆首个医联体互联网远程医学中心。

现在的吴韬学长,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医生,是深耕精专的学者,更是胸怀天下、时刻将人民放在心上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原标题:《吴韬: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来源:华东理工大学MBA、文汇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