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非
我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师大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上海分会会长
近日,笔者关注到全球诸多大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及著名英语报刊和论坛接二两三地推出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预测报告,信心满满,乐此不疲。
1月10日,世界银行公布了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世行预测,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4.3%,2024年为5%。但同时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去年6月份的增长3.0%下调至增长1.7%,这是近30年来第三低的增速。世行在报告中指出,在通胀高企、利率上升、投资减少的背景下,加之俄乌冲突对经济活动的扰乱,全球增长正在急剧放缓。
在这种脆弱的经济形势下,世行表示,任何新的不利因素——例如通胀高于预期、为遏制通胀而大幅加息、新冠大流行卷土重来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都可能将全球经济推入衰退。倘若出现这种情况,那将是八十多年来首次在同一个十年期内发生两次全球衰退。
世行预测,2023年发达经济体的增幅将从2022年的2.5%降至0.5%。其中,美国GDP增速将降至0.5%,比之前的预测低1.9个百分点,这将是自1970年以来除官方认定的衰退期以外,美国经济增长表现最差的一年。日本GDP增速为1%,2024年为0.7%。此外,2023年欧元区的增长率为零,比上次预测下调了1.9个百分点。
除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率,世行预测将从2022年的3.8%降至2023年的2.7%,主要原因是外部需求大幅下滑,同时也受到高通胀、货币贬值、融资条件收紧以及其他国内不利因素的影响。俄罗斯2023年GDP增速为负3.3%,2024年为1.6%;巴西2023年GDP增速为0.8%,2024年为2%。
1月25日,联合国发布了《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在今年世界经济增速将降至1.9%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4.8%。
1月3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新加坡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由于中国全面重新开放,已将其对中国2023年GDP的预测上调至5.2%。由于通胀和俄乌冲突的持续影响,IMF认为更广泛的全球经济将放缓,而中国的增长有望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这一最新报告,预计美国和印度的经济同比增长率将分别降至1.4%和6.1%,低于去年的2%和6.8%。
IMF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说:“去年中国的限制措施和新冠疫情抑制了经济活动。由于经济重新开放,我们认为随着经济活动和流动性的恢复,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回升至5.2%。”报告还指出,在中国严格应对疫情期间积累的需求可能推动中国经济出现更强劲的反弹。
近期,瑞银证券、摩根士丹利、高盛、汇丰、摩根大通等多家国际投资机构纷纷上调对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近日举行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与会专家认为,在防疫措施优化调整后,今年中国经济实现反弹概率较大,全年增速可达5%左右或超过5%。会上发布的CMF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达5.3%。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年会时表示,经过努力,今年中国经济将实现整体性好转,增速达到正常水平是大概率事件。“随着经济持续修复,经济运行会实现整体性好转。我们预计2023年GDP增速应在5%以上。”
我国经济向好的总体判断具有牢靠的地方基础,各地方政府换届时都把提升经济发展动能作为第一要务,统计相关数据发现,各地两会提出的加权增长目标是5.5%。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通常略高于全国增长目标,差距大体为0.5%,由此可推断2023年全国经济增速应达到5%以上。
如果中国经济2023年增速达到乐观估计的5.5%,世行预估中国对全球增长的贡献可能会超过40%。2008年、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中国GDP增长对全球增长的贡献超过30%。
其实,有关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去年年底就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2022年12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出明确信号,“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中国经济再度成为国际舆论焦点,英文媒体和一些外企在描述中国经济的措辞上,颇具燃点,吸人眼球。
中国日报的报道标题这样写道:Foreign Firms Bullish on Nation’s Economy(外国公司看好中国经济)。
bull是公牛,眼睛惯于往上看,外界稍有刺激,它便兴奋不已。面对身怀十八般武艺的斗牛士,它招架的唯一战术就是用一对朝天弯角把对手往上拱,牛劲十足,酷似股市上扬的气势,故有“bull market”(牛市)一说,而 bullish market这个表达,意思是看涨的股市行情。例如:The market opened in a bullishmood.(股市开盘呈上涨趋势。)
此词通常也可指对未来有信心的,积极乐观的。比如:The employees are feeling bullish about the company’s future.(员工们对公司的前景充满信心。)
在谈及中国经济重振的预期时,中国日报的报道还用了rebound,这个词是弹回来的意思,在此处形容经济回升、复兴,即to rise again after it has fallen。
Foreig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ave raised their forecasts for China’s GDP growth in 2023,based on an anticipated rebound in business activity next year.(基于对中国2023年商业活动重振的预测,外国金融机构对中国2023年GDP增长的预期有所提升。)
robust和resilient这两个措辞也时常出现。robust本意指身体“强壮的、强健的、结实的”,在下面这句中可引申为经济或体系强劲、有活力。而resilient义为“能复原的、弹回的、有弹性的、能立刻恢复精神的”,在下句中则是指中国经济有复原力、能抗压、有韧性。
UBS Securities estimated that,backed by robust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resilient growth in manufacturing and the recovery of consumption,China’s GDP growth will reach about 5 percent in 2023(瑞银证券预估,在强劲的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的韧性增长和消费回升的支撑下,中国2023年的GDP增速将达到5%左右。)
摩根士丹利的用词则更加形象,说中国明年将有一个“V-shaped”recovery,即“V型”复苏。见原句:
Anticipating a “V-shaped” recovery in China’s economy next year,Morgan Stanley also raised its forecast for the country’s GDP growth rate in 2023 to 5.4 percent,up from its previous outlook of 5 percent.(摩根士丹利预感2023年中国经济将呈“V型”复苏,其对中国2023年GDP增长率的预测从此前的5%上调至5.4%。)
同时,摩根士丹利还用upward momentum说法来描述中国经济的上升势头,这里upward有上升的、上扬的、上涨的、增长的含义。momentum是个物理学术语,义为“动量”,此处引申为“势头、动力、要素、契机”。
例如:The upward momentum of China’s economy will continue until the end of the year.(中国经济的上升势头将持续到年底。)
With the mainland’s steadily growing economy,Hong Kong will gradually regain its economic growth momentum.(随着内地经济的稳步发展,香港经济将逐步恢复增长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