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年-01期

【人物剪影】华锡梅:主持制造出我国首套环幕电影摄影设备的留苏学长

 来源: 作者:马圣楠

发布时间: 2022-03-29

WDCM上传图片

  华锡梅,1956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工程学院机械制造系,回国后在北京电影学院任教,后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工作。自年少时离开故乡上海赴苏联刻苦学习,继而服从组织分配,为国奋斗近60年,如今已是满头华发,古人那句“乡音无改鬓毛衰”也应在她身上。

  岁末的冬日暖阳,热烈却不灼人,就在这样的午后,华锡梅学长带我们回溯那段难忘的留苏记忆。

  求学岁月

  说起华锡梅的留学经历,于个人是一段永远怀念的美好回忆,于国家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取经之路”。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封锁、孤立我国,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为破解国内人才紧缺困局,新中国向苏联派遣了大量留学生,1.6万余名通过严格选拔的优秀学子(含大学生、研究生、进修生和实习生),踏上了奔赴苏联求学的征程,去学习建设新中国最迫切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而电影工程也是其中一项。

  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选拔考试后,华锡梅来到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开始了为期一年的俄语和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学习,并进行政治审查。说到这里,华锡梅打开一本相册,淡蓝色的封面像被时光蒸淡的墨痕,黑白相片却留存着那火红的青春。在一张苏联老师在黑板上写着“考试”的照片中,那群年轻人还不知道自己即将走上怎样的人生道路,而如今抚摸这些照片的手,已经布满时光的痕迹。

  在北京驶往苏联的火车上,一个信念像火种一样熊熊燃烧在青年学子的心中,“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如果可以穿越到当时的列车上去看看,会发现每名学子都有足足两大帆布箱,里面装的是国家统一置办的学习用品及衣物等生活用品。除此以外,本科生、研究生每月还有数额不等的助学金。“你们知道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吗?是我们国家用一筐筐苹果、一个个鸡蛋换来的,我们怎能不好好读书呢?”

  每一代青年似乎都会问出“怎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的问题,歌德笔下的维特烦恼,中国青年报登载的读者来信困扰,而每代人又有不同的回答。这群留苏学子,用自己的青春做了一个动人的注解。在华锡梅的相册里还有一张简报,1959年10月1日《列宁格勒日报》介绍了她在苏联学习期间的故事,当时的她可能不会想到未来她将主持制造出我国第一套360度环幕电影摄影设备。

  传奇的书写往往从那些平凡到随处可见的日常开始,刚刚来到苏联的华锡梅和其他同学一样,被混编入不同寝室,与苏联姑娘们同学习同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从她随身携带已保存半个多世纪的同学相赠的瓷器摆件上,我们能看到含蓄又绵长的情谊。直到1998年再访母校时,当年的苏联老师、宿管们基本都不在了,倒是还有些同学留校任教。光阴荏苒,时光既无情又多情,“我的那位主持国产胶卷研制的好朋友,年纪同我一般大,但她已经腿脚不便了……”从朝气蓬勃到鹤发之年就像是转眼之间,这两位一辈子的好朋友在各自岗位上,不断为国家、为电影事业创出佳绩。

  回望这段历史,我们完全无法设想,如果当时没有这16000余名留苏学子的话,会对我国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仅以华锡梅攻读的电影工程专业为例,如果没有这批留苏学子的话,我们就无法看到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世博会上那惊艳世人、展现中国壮美山河的环幕电影,也不会有“国货之光”乐凯胶卷——制衡西方由柯达与富士形成的胶卷价格联盟的压舱石。

WDCM上传图片

  技术创新

  苏联对于学生的培养非常严格,尽管如此,留苏学子们还是以优异的成绩刷新着学校的荣誉榜。在取得象征优秀的“红本”毕业册后,华锡梅从著名的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工程学院机械制造系顺利毕业,回到阔别五年的祖国。

  回国后,华锡梅进入北京电影学院,任电影工程专业教师。在工作中,她对电影艺术的思考没有停止。“电影其实是重演生活的艺术,所以需要各种专业部门共同配合来完成,如果要很好地呈现一部电影的话,不仅要有很深厚的艺术审美底蕴,更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

  华锡梅回忆起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夏衍同志曾说过“文以载道,技以辅文。”因为技术是途径,是路;艺术是璀璨的星星,是目标。这句话贯穿了她一个甲子的奋斗史,而事实也的确如此,虽然如今通过数字技术可以让创作者和观赏者都更方便地获取电影,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需要通过传统的摄影、录音、洗印、剪辑来创造影片,再通过技术传播,让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观众可以欣赏。可以说摄影技术的发展是支持电影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1988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世博会上,中国馆荣获“五星级馆”的殊荣,其中一大亮点就是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用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套360度环幕电影摄影设备和航拍专用挂架,拍摄了360度特种环幕电影《华夏掠影》,备受参观者的好评。除了享誉世博会,“环幕电影工艺和设备研制”项目还荣获了广电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后,我国又摄制了《万里长城》《泰国风光》等20余部特制环幕电影,先后落成30余座环幕电影院(厅)。2002年,电影科研所还与美国迪斯尼制片公司合作拍摄了环幕影片《中华掠影》,在美国迪斯尼世纪主题公园长期放映。在前互联网时代,《中华掠影》影片是中国改革开放新面貌“电影走出去”工程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殷殷嘱托

  通常采访长者最后的环节总是寄语,此番也不能免俗。寄语之前,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从留苏百年史看建党百年的伟大复兴路”大创团队的赵雪同学为老学长诵读了一首自己翻译的普希金诗歌《夜莺与玫瑰》:

春夜园林万籁俱寂,夜色如漆,

东方夜莺于玫瑰丛上悠扬歌啼。

可娇艳的玫瑰无从共鸣,无意倾听,

在这恋曲声中假寐微倾。

你为冰冷的美人歌唱时是否也是如此?

醒醒吧!诗人!何故令你求之如斯?

她无法与你共鸣,无意将你倾听,

你看她,似水柔情;你唤她,波澜不兴。

  听到俄语的华锡梅学长脸上笑得更灿烂了,她重又想了想我们的问题,和蔼地对我们说,“我有什么可勉励的呢?如果要说的话,那就是你们也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作者:我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青年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