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扬,1976年8月24日出生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的一个普通家庭。她从小就对滑冰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和喜爱,年仅8岁的杨扬就进入家乡的业余体校,从此开启她一生的冰雪之旅。
14岁时滑跑技术较好,身体条件一般,只能算是块“中等材料”的杨扬被省体校的金美玉教练选上,从没有接受过正规专业训练的杨扬一进队就成了给大家垫底的。但是杨扬倔脾气一上来,十头牛也拉不回来,训练后主动加练,一个弯道滑倒了,就再来十次。她凭着比别人更刻苦的训练和更坚韧的拼劲,成绩大幅度提升。
1991年杨扬获得了她个人的第一个全国冠军。为备战利勒哈默尔冬奥会,1993年杨扬进入国家集训队。那时,她要同李琰等老队员一起训练,“小不点儿”在换教练后不太适应,但不服输的她拼命训练,结果赛前选拔时,过度疲劳,一个月体重掉了5公斤,成绩也落到了第13位,错过那届冬奥会。经过多年的准备,杨扬迎来了自己的第一届冬奥会。1998年2月7日,在《欢乐颂》的旋律里第十八届冬奥会在长野开幕了。一年前杨扬正是在这里赢得了自己的第一个全能世界冠军,她非常渴望能在长野为中国实现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然而,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在两个单项比赛中全部被罚犯规,接力获得第二名。明明具备夺金的实力,却铩羽而归。回国后杨扬开始怀疑自己了,也想过放弃,她说:“我知道自己没办法改变裁判的判罚,也没有办法改变对手,我只能改变自己。”杨扬仔细总结了那次比赛,她说:“看到自己不足时很痛苦,但发现自己还有很多可以提高之处,又非常地兴奋,期待下一次比赛。”
一个月后再次鼓舞士气的杨扬在世锦赛上,面对同样的对手、同样的裁判、同样的规则,一举夺得包括个人全能在内的3枚金牌。从1996年到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前,杨扬在国际赛场上面对韩国运动员再没输过,连续6年夺得个人全能冠军。盐湖城冬奥会上杨扬对夺金信心十足,在1500米这个自己绝对优势的项目中没能及时调整心态最终只获得第4名。第二天,500米比赛前,杨扬把在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每轮结束后看着道次不佳,对手也越来越强,她心里有些恐惧,杨扬说:“我赶紧拿出小纸条,一句一句地念,告诉自己该怎么办,就这样到了决赛。”当大杨扬风驰电掣一般地冲过盐湖城冬奥会女子500米决赛的终点线之后,大杨扬将全身的力量与激情凝聚于自己的双拳,仿佛帮助自己摘得首枚冬奥金牌的并不是她的双脚,而是双拳。44.187秒,《义勇军进行曲》在冬奥会赛场奏响。第二天她又获得了1000米比赛金牌。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短道速滑运动员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整个运动生涯,杨扬一共拿到59个世界冠军,是获得世界冠军最多的中国运动员。
2006年,杨扬退役之后先后在清华大学、美国犹他大学学习,辉煌的职业生涯,开朗的性格,出色的工作能力,让杨扬陆续在多个国际体育组织任职,继续活跃在国际体坛的大舞台上。2010年杨扬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成为我们中国第一位以运动员身份当选奥委会委员的人。2017年,杨扬担任北京冬奥会组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为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