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1年-06期

【留苏百年】留苏学长钱七虎:一生为国铸就“地下钢铁长城”

作者: 王利亚 

发布时间: 2021-12-28

  在“恰同学少年——留苏档案见证百年复兴路”主题展上,我们看到了一张照片:他是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钱七虎。他从事防护工程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60余载,建立了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体系,解决了若干工程防护关键技术难题,为我国防护工程各个时期的建设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37年10月26日,钱七虎出生在江苏昆山一个普通人家。因为家中排行老七,父母给他取名“七虎”。1954年,钱七虎中学毕业,经组织保送,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攻读防护工程专业。1956年,钱七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0年,钱七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系毕业,1961年被选派到前苏联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深造,期间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沐浴党恩,奠定了他矢志报国的初心。钱七虎说:“我的经历就说明了完全是党的培养、国家的培养,人民的培养,都是人民供出来的,对不对?助学金是人民的钱,到苏联以前,老红军跟我讲,我们中国很多人吃不饱,你们一个留学生要多少金条给你们。”

  1965年,钱七虎在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

  钱七虎学成回国后,便一头扎进我国防护工程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开始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防护工程研究。历任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副教授、教授、院长等职。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矛”升级了,“盾”也必须与时俱进

  随着对现代防护工作的了解不断深入,钱七虎越发感到自己当初专业选择的重大意义。在他看来,如果说核弹是对付敌对力量锐利的“矛”,那么防护工程就是一面坚固的“盾”。防护工程是国家的地下钢铁长城,“矛”升级了,我们的“盾”也必须与时俱进。

  上世纪60年代,钱七虎敢为人先,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套空中核爆炸压力模拟器。

  上世纪70年代初,戈壁深处一声巨响,荒漠升起一片蘑菇云……当人们欢呼庆贺之时,一群身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迅速冲进核爆中心勘察爆炸现场,钱七虎便是其中一员。

  当时,我国面临严峻的外部威胁。那年,钱七虎受命进行空军飞机洞库门的设计,为了找准原有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他专门到核爆试验现场调查研究。在核爆现场,他敏锐地发现飞机洞库的防护门虽然没有被炸坏,里面的飞机也没有受损,但是防护门发生了严重变形导致无法开启。

  “门打不开、飞机出不去,就无法反击敌人。必须找出问题,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钱七虎首先想到的是改良传统的手算模式,使用先进计算理论和设备。那时,有限单元法作为一种工程结构问题的数值分析方法刚刚兴起,他决定用这种方法解决飞机洞库门的计算问题,这在当时属国内首创。

  辗转多方协调,钱七虎借来大型晶体管计算机,利用有限单元法进行工程机构的计算,解决了大型防护门变形控制等设计难题。

  历时两年多,1975年,钱七虎成功设计出当时国内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飞机洞库防护门,相关成果被列入国家规范,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那年,他38岁。

  为战略工程装上“金钟罩”

  进入新世纪,随着侦察手段的不断更新、高技术武器与精确制导武器的相继涌现,防护工程在高度透明化的战场中,常常是“藏不了、抗不住”,特别是世界军事强国开始研制精确制导钻地弹,给防护工程造成了巨大威胁。

  “‘矛’升级了,我们的‘盾’就要及时升级。”经过长达10多年的研究,钱七虎和他的团队构建了破碎区受限内摩擦模型,研究了地冲击诱发工程性地震的不可逆运动规律和深部施工灾变孕育演化机理,为抗钻地核武器防护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战略工程安全装上了“金钟罩”。

  陆军工程大学校长王金龙评价:“钱院士是一名始终紧盯战场,思谋打赢的革命军人。他始终瞄准战场,心系打赢,以知识报国、科技强军为己任,矢志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

  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

  自从选择了科学防护事业,钱七虎始终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对我国现代防护各个时期的建设发展倾注自己的心智。钱七虎说:“武器就是矛,防护工程就是盾。我们的防护工程就是要抗击炮弹、炸弹、原子弹、氢弹打击,抗击它的是国防人防工程。我国的战略是积极防御战略,不打第一枪,所以防护工程更加重要。过去是我们国家积极防御战略的重要基石,现在是我国核心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城市里有大量的人防工程,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总的来讲这就是防护工程。”

  在半个多世纪的科研岁月中,钱七虎为我国多项大型工程立下汗马功劳。1992年,钱七虎主持被誉为“亚洲第一爆”的珠海国际机场项目爆破工程,开辟了中国爆破技术新的应用领域;在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项目建设上,钱七虎综合考虑洋流、浪涌、沉降等各方面因素,提出关键性建议方案;作为多个国家重大工程的专家组成员,钱七虎还对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能源地下储备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决策建议,并多次赴现场提出关键性难题的解决方案。

  数十年来,钱七虎创建了我国防护工程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一批长江学者、勘察设计大师等优秀人才,带领团队建成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军队创新研究群体。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万众瞩目中,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从国家主席习近平手中接过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章、证书。这是共和国科技领域的最高奖励,那一刻,人民大会堂掌声如潮,为这位82岁高龄的“铸盾先锋”响起。他就是钱七虎,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防护工程科技创新的引领者,防护工程和岩石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陆军工程大学教授。他用毕生心血,为我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立下了不朽功勋。

  2019年1月15日,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00万元奖金仅仅一周的时间,钱七虎果断决定将奖金全部捐出。他说:“我自己就是在国家的资助下成长成才的,现在很多贫困学生也需要帮助,如果他们能像我一样完成学业,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而又幸福的事。”

  2019年9月,钱七虎获得了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的人群里,一位胸前挂满勋章的老人看着眼前的一切,激动的泪水不禁在眼眶打转。他就是钱七虎。作为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他耗尽毕生心血,为我国各个时期的防护工程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走下观礼台,钱七虎激动地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祖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是我毕生的追求。今后,我将继续在防护工程领域潜心研究,在为国铸盾的道路上不懈冲锋!”

  2019年12月18日,钱七虎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钱七虎常说:“只有把个人理想与国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彰显价值。”

  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钱七虎,这位把岩石力学和防护工程研究到骨子里的科学家,他设定的目标从未动摇:一生只做一件事,为祖国铸就一座打不烂、炸不毁的“地下钢铁长城”。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志气,一位科学家的豪气,更是一个国家的底气。

  (作者:我会留苏分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