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1年-06期

【随笔抒怀】在法国感受图书馆的芬芳

作者: 黄慧珍 

发布时间: 2021-12-28

  法国文化过去和今天对我们上海影响很大。上海早就以“东方巴黎”著称。淮海中路上开设的“巴黎春天”及其街头富有艺术性的装饰成为淮海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近年来衡山路又被称为上海的香榭丽舍大街。随着法国人设计的上海大剧院、新机场及浦东世纪大道的落成可见法国文化对上海的影响更大了。加上法国的服装Pierre Cardin,香水Christian Dior、Yves-Saint-Laurent,Chanel等品牌成为上海青年男女追逐的时尚,可以说法国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我自1984年起至1993年9年间先后三次赴法学习,1985年取得DEA(Diplôme des Etudes Approfondies);1987年12月取得博士学位;1993年3月完成博士后研究回国。我深深地喜爱法国的环境、法国的文化及法国文学。

  在巴黎学习期间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巴黎好像一本教科书,因为书店多,书亭多,图书馆多。这三者是法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的书亭绝大多数属私人开设,装潢讲究,美观大方,书籍丰富,报刊杂志、明信片等应有尽有。

  巴黎有两所国家级图书馆:法国国立图书馆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和1996年新建的法国弗朗索瓦-密特朗国立图书馆Bibliothèque nationale François-Mitterand de France。我曾去过法国国立图书馆,它是世界上藏书最丰富的图书馆。自十五世纪以来至今拥有一千二百万册图书、一千二百万幅版画和二百万幅照片及许多珍贵的手稿,如:雨果、普鲁斯特、巴斯德、玛丽-居里夫人等。近年来新建的法国弗朗索瓦-密特朗国立图书馆是由四幢形状似打开的书本的大楼组成,高80米。四幢楼由玻璃构成,玻璃大楼里的窗是木制的百页窗以避免阳光照射,保护书籍。

  除这两所国家级的图书馆以外,还有许多图书馆。我住在拉丁区的学生宿舍,附近有著名的索邦大学图书馆,靠近先贤祠有Saint-Geneviève图书馆。此外就在我们楼的隔壁有阅览室,附近还有五区区图书馆及新索邦大学图书馆、巴黎高等师范大学图书馆。在十多分钟的路程内有六家图书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索邦大学图书馆和Saint-Geneviève图书馆,两所图书馆风格基本一致,都是属于古典式的,又宽又长的走廊,高高的柱子。一走进索邦大学图书馆,就立即被那迷人的文化气息吸引住了,走廊里、过道里高悬着大幅油画,古朴而又高雅,图书馆桌子上一排排整齐别致的白色台灯,加上那宁静的读书氛围及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那豪华、瑰丽、古朴典雅的气派是任何一家五星级宾馆不能相比的。早在八十年代图书馆里已设置电脑,供查阅资料所用。当时我不知道如何正确操作使用电脑,往往还是按老规矩:按作者姓名或书名顺序查阅。至于借阅图书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如逾期不还,轻则罚款,重则停止借阅。

  Saint-Geneviève图书馆比索邦大学图书馆更加庄严肃穆,更具古典风格。图书馆开放时间一般从早上9:00至晚上10:00,它的服务特点是服务周到。我因写论文需要借阅法文版1800年的《赵氏孤儿》,它被收集在《中国通史》中。(《赵氏孤儿》系1735年中国元朝纪君祥所写,于1755年被法国作家伏尔泰改编成戏剧《中国孤儿》。)图书管理员得知我要借阅这本书时,立即请我坐下,接着送来搁书的架子,然后送上一本很陈旧又厚又大的中国通史,将它放在架子上供我阅读。查阅完毕也不用去还。待读者离去,他们收回这本书。有时如借不到所需要的书,待读者归还后,图书馆会写信或打电话通知借书者。这种服务态度令人感动。

  一个城市的图书馆往往也是这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一张名片。对留学生而言,图书馆是其学习的主要场所。巴黎的图书馆不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的留学生涯增添了一笔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作者:我会会员,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