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1年-05期

【活动分享】“负笈海外 携归奉献”国庆文艺演出好评如潮

作者: 会员部 

发布时间: 2021-12-28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留学人员,远涉重洋,刻苦学习,回国奉献,报效祖国。大批留学人员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留下极为动人和精彩的篇章。在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会于9月29日晚在上海音乐厅举行“负笈海外携归奉献”国庆文艺演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

  整台演出以建党百年为时间主线,在《负笈海外》的情景演绎中开场,通过《真理的味道》《沧海归帆》《科学的春天》情景剧,配以《远渡重洋的来信》《百年复兴梦百年留学潮》《声闻于天》《沁园春·长沙》《锦绣中华》《钱学森》等朗诵、音乐剧、歌唱、配音秀等形式多样的节目,展现陈望道、蔡和森、钱学森、谢希德、严东生、李国豪等一代代留学人员百年来“与中国共产党同心,与新中国同行”的报国精神,最后演出在全场合唱《国际歌》的热烈气氛中落幕。我会二十余位会员代表参与其中多个节目的演绎。

  我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房剑森,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二级巡视员、我会党组书记李霞,我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以及会领导班子成员、友好单位特邀嘉宾、会员等近800人出席本次活动。

  百年复兴梦?百年留学潮

  作者:杨?赛

  序章·打开进步的闸门

  历史不会忘记。

  历史怎能忘记!

  一个半世纪以前,

  三个十八、九岁的少年,

  惜别了父母和乡邻,

  深深刨了一把绵绵乡土,

  登上了运载茶叶的帆船。

  他们在惊涛骇浪中颠簸了近百天,

  直到肚里的陈渣呕吐干净。

  海浪涤荡着固化的灵魂,

  海风又把晕眩的头脑吹醒。

  从美国撤回来一百二十名,

  从上海再送出去一千二百名。

  从少年中国,

  到青春中国。

  这是一场新与旧的较量,

  这是一场化蝶的蜕变。

  一波比一波汹涌的留学潮,

  终于打开了进步的闸门。

  索我理想之中华

  陈独秀、李大钊,

  最早从隆隆的轮船和炮声中觉醒。

  毛泽东曾经把好友

  蔡和森、向警予、蔡畅,

  送到黄浦江畔的轮船码头,

  到大洋彼岸寻找救国的道路。

  周恩来、刘少奇、朱德,

  点燃了革命的火种。

  邓小平、陈毅、聂荣臻,

  点亮了前行的灯塔。

  从此,我们不在黑暗中摸索,

  不在弯路、错路上盘旋。

  冼星海用雄浑的黄河交响曲,

  鼓舞着母亲河畔的船工号子,

  拉起中华号巨轮,

  在逆流中奋力前行。

  盛世中华,

  如您所愿!

  原来的法国邮船公司大楼,

  已经改建成上海档案馆。

  学长从这里归去又归来,

  他们丈量世界的足迹,

  收藏在这里。

  索我理想之中华,

  兴我泱泱之华夏。

  蘑菇在云端

  有一种感情叫国家机密。

  上不告父母,

  下不告妻儿。

  实验室也互相隔离,

  不能任意交换信息。

  有一种坚守叫永不放弃。

  没有无线电,

  也没有电视机。

  挤在8人一间集体宿舍里,

  一干就是几十年。

  研究队伍从开始的60多人,

  后来增加到100多人,

  没有一人因个人问题中途离席。

  蘑菇云盛开的那一夜,

  朱光亚学长醉了。

  求学时,考卷连标点符号

  都不会错的学长,

  高兴呀,

  放下一贯的矜持。

  醉卧沙场君莫笑,

  平生欢乐此一回。

  从蓝海到南海

  没有哪一代人会像我们,

  经历这么多的风雨,

  一生都在飘摇,

  回还往复。

  如果不能独立思考,

  只是盲从。

  什么是对,

  什么是错,

  都分不清。

  在茫茫的海上,

  很容易迷失了方向。

  老上海——汪品先学长,

  一生都向往着海洋。

  靠黄海底一把海泥起步,

  直到82岁高龄,

  他才和“深海勇士”一起,

  潜到1400米下的南海海心。

  从南海到蓝海,

  从蓝海到深海。

  中国一步步成为海洋大国。

  从学长到校长

  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

  但鸡永远飞不了鹰那么高。

  做教育,

  就是要把小鸡培养成老鹰。

  先让他长气量,

  再让他练翅膀。

  把事情做对、做好,

  做行业的领袖,

  永不放弃远大的理想。

  强健他的脊梁。

  通力合作,

  不事张扬。

  责无旁贷,

  能扛大梁。

  裴钢学长就这样做

  同济大学的校长。

  中国现代大学,

  诞生于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

  成长于国家和民族奋进之中,

  发展于国家和民族振兴之时。

  是中国创新进步的核心动力。

  每一所一流大学,

  都凝聚着学长们的心血。

  钱伟长,杨福家,吴启迪,张杰,

  多少学长成了校长,

  把科教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一只只小鸡长成展翅的雄鹰,

  一棵棵小苗长成参天大树。

  尾声·迈向伟大的复兴

  历史不会忘记,

  历史怎能忘记,

  百余年来的留学潮。

  有情风万里送潮去,

  潮去又潮归。

  学习的半径越大,

  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

  新时代崭新的中国,

  面向世界,

  面向海洋,

  面向未来,

  敞开了怀抱。

  再也没有什么人,

  能锁住那漫长的海岸。

  再也没有什么力量,

  能够阻挡勤劳、勇敢、智慧的

  中华民族,

  迈向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演员感言

  曹启帆:时间倏忽划过一个圈,现实以颠扑不破的真理为注脚,给予历史无比确凿的答案;时间自顾向前,站在又一个起跑线,接力棒已慎之又慎地放于心间。感谢同学会在建党百年之际,给予我又一次的尽兴坦荡,愿我们都能依旧年轻,心不化妆,放声大笑,热泪盈眶。

  顾博俊:演出呈现出来的是各个时代海归杰出代表报效祖国、为祖国付出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令人振奋!这次我有幸参演一名普通的宝钢工人,通过表演对宝钢工程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慨,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来自于一代代前辈们忘我精神所创造出来的。我们新时代海归青年更要学习前辈,不忘初心,更好地报效祖国。

  柳威:宝钢人宝钢魂,有幸扮演宝钢工人,回到那个激情荡漾投身建设上海科学发展的年代;和专业老师们一起,和亲爱的学长们一道,度过难忘的排练时刻,登台时心潮澎湃,迎百年华诞,伴同学会前行。

  李一佳:通过朗诵学长们的故事,更加坚定我们要不忘初心,为国报效,以科技,惠众生的人生使命。

  涂微:正如我们节目中所言“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勤劳、勇敢、智慧的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非常自豪能与诸位优秀的学长同行,为这一伟大的事业共同奋斗。

  马宁:一段朗诵浓缩了一部百年留学史。以史为镜,我们新时代的归国留学生不会忘记老学长们的丰功伟绩,接过大旗,继续奋进!

  观众留言

  向隆万:同学会举办的国庆文艺晚会,通过自编情景剧、音乐剧及独唱合唱朗诵等形式,讴歌百年来留学人员的贡献。除全景式描绘外,还有名有姓呈现了陈望道、张闻天刘英夫妇、钱学森蒋英夫妇、谢希德曹天钦夫妇,以及同学会两位元老严东生和李国豪的故事。晚会以多种语言台上台下合唱国际歌结束,全场达到高潮。从容闳负笈西游开始,无论革命还是建设,中国的屹立和崛起,和无数留学人员的贡献密不可分。当今面临百年变局,如何继续辉煌,留学人员担负重大的历史使命。

  苏颂兴:演出成功,超乎想象!欢度国庆,难忘今宵!感谢你们的辛勤付出!

  刘洋:同学会国庆文艺演出,学长们的表演很棒!最后全场高唱国际歌的时候温暖而感动。出国前曾以为国外的月亮圆,后来懂得还是家里的月亮更圆更亮,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

  孙志祥:说心里话去之前我没有对这场演出抱很大期盼,认为不会太精彩……可是现场出乎意外的燃爆,正能量爆棚,演出极其成功。我感动落泪了!真的胜过任何专业演员的演出。

  王振宜:同学会的国庆演出真是精心构思,精彩表演。业余演员还堪比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