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1年-05期

【世纪归帆·百年荣光】竞合并存新常态下赴日留学事业的特征和出路

作者: 王广涛 

发布时间: 2021-12-28

  2020年以来,受到新冠疫情影响,日本国内留学生数量显著减少,截止至2020年5月1日统计,在日外国留学生总数为279597人,相较于前一年减少32617人。其中,在日留学生中数量最多的是中国大陆留学生,约占43.6%。从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的外国留学生数量来看,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名校的人数皆位居第一。

  通过对部分在日留学生情况调查,我国赴日留学事业展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中国在日留学生占比较大,特别是著名高校的占比超过均值,可以认为中国留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在著名高校得到了认可。未来日本的留学生市场,中国留学生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日本强化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关系,越南等东南亚、南亚国家留学生数量的增速更快。中国留学生已经成为日本研究生教育的大头,未来在本科生以及职高教育或可有更多突破。

  第二,中国在日留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或在当地择业的比例较大,未来高精尖就业市场或可占据重要阵地。在日本大学、科研机构中,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以及访问学者占所有外籍人员的比重最大。目前在日本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研发的人员中,中国留学生的比例较多。中国留学生群体中攻读理工科研究生的比例尤其多,毕业后留在日本,成为日本科创企业的研发力量。这些人员大多保留了中国国籍,即使在严格限制技术外流的当下,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技术人员也可以成为两国深化科创交流的中坚力量。以华为在日本分公司为例,该公司78%的员工为在日本当地雇佣,其中有一半以上是中国留学生。

  在竞合并存的新常态下,建议以科创合作为契机,在科研人员交流合作以及留学生派遣等领域向日本倾斜。目前,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无论是人才输出还是人才引进都把重心放在欧美,然而在当前美国对华高科技封锁以及限制留学生签证的背景下,需要寻找替代性高等教育和先端科技来源。虽然日本政府有强化审查留学生资质等限制,但当前中国留学生已经成为日本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企业所仰赖的重要力量。因此,应当适度激励“双一流”高校在理工科领域同日本开展合作(如增加科研补助、增加公派留学生交流等)。

  (作者:我会会员,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