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俊,1932年2月24日出生于上海。1950年参军,1952年10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通信工程学院无线电机务工程专业,随即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指挥部电台修理技师。抗美援朝战争中,共获得三次三等功、一次二等功。1956年8月被选派到北京外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1957年10月到苏联列宁格勒仪表厂留学实习,1958年学成回国。后任成都715厂副厂长、总工程师。
1月20日,89岁的何文俊老学长在家里接受了留苏分会会员的采访,激情回忆起抗美援朝的战火硝烟,回忆起70多年前在莫斯科大学聆听毛主席讲话的激动人心的情景。
难忘抗美援朝的战火硝烟
1950年,时年18岁的何文俊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读二年级,是学生会通讯组长。抗美援朝开始后,何文俊报名参军,1950年12月被批准入伍,进入解放军第四高级通信干校(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无线电机务工程专业学习。1952年10月毕业后,立即奔赴朝鲜战场。
当时他被分配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坦克指挥部,任电台修理排排长、机务员,后来是电台修理技师,负责修理坦克、自行火炮的电台和各级指挥所的电台。
作为一个参加了抗美援朝的老兵,何文俊是一个幸存者,也是一个幸福者。军人们常说:在战场上,一等功,拿命换;二等功,有伤残;三等功,流大汗。三等功站着领,二等功躺着领,一等功家属领。他在朝鲜战场亲历过二次战役:上甘岭战役和金城反击战。而两次战役他分别荣立三等功和二等功!
“上甘岭是一个小山头,前面是一片开阔地。”何文俊回忆起1953年3月刚上阵地时的情景,“满山遍野都是枫树、松树,到了5月份,敌人平均每昼夜向我方阵地发射7万发炮弹,山头被削平了2-3米,满山的枫树连木屑也找不到了。”
“直到现在我还保存着上甘岭的三片红枫叶。”陷入沉思的何文俊,似乎回忆着当年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
当日历翻到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议签定。持续三年的朝鲜战争终于以中朝人民的胜利和美帝国主义的失败而宣告结束。“得知停战了,我们那个高兴啊!”——这意味着基本上不会再有战友牺牲了!“大家欢呼雀跃,谁也不想睡觉,一直欢乐到天亮。”之后,志愿军便转入帮助朝鲜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施工。
在莫斯科大学聆听毛主席讲话的激动人心的情景
1956年8月,何文俊接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勇士部(15军的代号)政治部的通知,到北京外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和同学们顺利毕业,便在57年深秋季节,与数百名留苏学生一起,乘坐北京到莫斯科的国际列车,奔驰在西伯利亚的原野上。11月中旬,他们到达莫斯科,等待分配到苏联各地的学校。
当时,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留学生管理司司长李涛同志说:“你们暂时不要走了,莫斯科正在举行全世界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毛主席在莫斯科,可能要接见你们。”“我高兴极了!能够在莫斯科见到毛主席,这是我感觉最最幸福的事。”何文俊回忆的时候,高兴的感觉依然溢于言表。
到达莫斯科的第一个星期天,大使馆就通知何文俊等一行军官学生们到莫斯科大学大礼堂集会——莫斯科大学位于莫斯科市郊的列宁山上,莫斯科大学大礼堂可容纳近万名听众。“解放军被安排坐在最前面几排。我坐在第三排中间。”本来何文俊他们可以坐到第一排,但是传统的谦让美德,让他们把第一排的位置让给那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兵们。
下午5时左右,大礼堂内灯火通明,留学生管理司司长李涛同志首先出现在主席台上,后面是刘晓大使,他对大家说:“毛主席要来接见大家。”同学们欣喜若狂,热烈鼓掌,“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下午6时许,毛主席和邓小平、彭德怀、乌兰夫、杨尚昆、胡乔木等领导人出现在莫斯科大学的大礼堂,全场沸腾起来,欢声雷动。
毛主席高兴地走到讲台的前沿和两端,频频向大家招手致意。他示意大家平静下来,并问大家说:“你们要我讲什么呀?”台下无人答话,有的只是“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毛主席接着说:“万岁只是人们的愿望,人要是不死,地球还成什么样子呢?”接着,毛主席将代表团成员一一介绍给大家,当介绍到自己时,他风趣地说:“我自己和刘晓大使大家都认识,就不用介绍了。”介绍完代表团成员后,毛主席对大家说:“我有你们这么大年纪时,只知道有个孙中山,现在你们知道可多了,知道陶里亚蒂、赫鲁晓夫。”他又说:“人不能不犯错误,打麻雀就是我提倡的,将来你们当了大学校长、厂长就那么高明?就不犯错误?”
毛主席问台下的同学:“你们读过红楼梦没有?”台下有人回答:“读过。”毛主席继续说:“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见两个泥菩萨,这两个泥菩萨打碎了,混在一起,又重新做了两个泥菩萨,结果这两个泥菩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毛主席用简短的例子,通俗的语言,阐明了对立统一的哲理。
当台下又一次响起“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时,毛主席说“万岁是不可能的,我们已经老了,不成样子了,不中用了,但老年人也有长处,老年人有经验。”接着毛主席激动地挥动两个手臂,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大声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世界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除了表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青年一代的无限期望,毛主席还教导同学们:“青年人应具备两点,一是朝气蓬勃,二是谦虚谨慎。”他在讲话中还纵论天下,旁征博引,提出了“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的名言。
毛主席的讲话亲切和蔼,风趣幽默。台上台下,有问有答,其乐融融,大厅内充满了欢声笑语。
毛主席还特别走下主席台,与我们前几排的解放军留学生一一握手,勉励大家:“你们这些军队干部将来要挑起大梁!”“当毛主席握住我的手时候,我激动的啊,流下了眼泪,一个劲儿地喊:“毛主席万岁!”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让我铭记终生。那时候我25岁。毛主席“世界是你们的!”的殷切希望一直激励着我。”说到这里,何文俊的眼眶似乎都红了。
学成回国,报效祖国
当时部队来的留学生直接安排到苏联工厂实习,高中毕业的留学生被分配到各大学学习。毛主席接见后,何文俊被分配到苏联列宁格勒仪表厂实习。
1958年,何文俊回国被分配到苏联重点援助中国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成都715厂,在电气热工仪器仪表实验室工作,负责筹建该实验室。筹建工作从无到有,很多技木资料,虽有专职俄文翻译,但他把全部技术说明书作了最后的校对,直到电气测量实验室正式运转。在这期间,他还在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讲授电气测量课。后来担任715厂副厂长、总工程师。
此后,何文俊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成为中国通信学会成员、上海市通信学会会员、中国防腐蚀学会会员、上海市防腐蚀科技学会会员(直到现在还是)。至今还担任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指导团成员、上海市吴淞二中校外指导员,为祖国贡献力量。
“和安息在异国他乡的抗美援朝烈士比,没有什么不知足的!”采访的最后,何文俊饱含深情地说,既像说给访者听,又像是说给自己听。
(根据何文俊口述整理,作者:我会留苏分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