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1年-05期

【随笔抒怀】我的祖母李德全(上)

作者: 冯丹龙 

发布时间: 2021-12-28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日,我作为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和新中国首任卫生部长李德全的孙女受邀登上天安门观礼台,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隆重庆典。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百年大会上讲话中谈到:“此时此刻,我们深切怀念近代以来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顽强奋斗的所有仁人志士。他们为祖国和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他们的崇高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党和人民这么多年依然怀念我们的先辈们,这对我们后代是一种极大的激励。

  今天,我要讲述的是祖母李德全的故事。

  强烈的爱国热忱

  1896年8月9日,祖母诞生在古运河源头的直隶通州德兴庄草房村一户贫苦农民家。祖母的父亲李宽从蒙古克鲁伦河草原逃亡到密云当码头工人,和一逃荒人的女儿结为夫妇,耕地种田。

  庚子年灾难结束不久,一批外国传教士在通州盖教堂,办学校,1904年,祖母进通州私立富育小学读书,1911年入北平私立贝满女子中学。1915年中学毕业后,教会借给她升学费用(条件是大学毕业后须回母校贝满女中工作),入北京私立协和女子大学,成为中国早期一个农家出身的女大学生。

  大草原、大运河的基因培育了祖母坦荡的胸怀,数不清的磨难锻造了她刚毅的品格。大学期间,她被选为协和女子大学学生会会长。1919年,祖母积极投身五四爱国运动,组织领导同学争自由、争民主、抗议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声援和营救被捕同学。大学毕业,她在母校贝满女中教授代数、西洋史等课程,给学生传授知识,对她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受到学生爱戴。1922年1月,她离开贝满女中,担任北京基督教女青年会总干事,投入社会教育事业。

  当时,祖父冯玉祥在北京担任陆军检阅使,中年丧偶,十分渴望得到一位知己。一次青年集会上,祖父看到李德全发表演说,对她那出众的口才、率真的性格一见倾心,对她的劳动人民淳朴本色特别钟情。在志同道合的思想基础上,于1924年2月19日在南苑举行婚礼。婚礼不落俗套,身为基督教徒的新娘身穿蓝色棉布大褂,头披白纱,军人本色的新郎穿着北洋军阀服装。喜宴依照祖父一贯主张的简朴平民风格,每桌只放四菜一粥。热烈而又节俭的婚礼在奢侈成风的京城传为佳话。新婚次日,夫妇并骑出席早操,博得全场官兵喝彩。

  共产主义的启蒙

  1924年10月,祖父在李大钊同志的影响和帮助下,发动了震惊全国的“首都革命”,推翻“贿选”大总统曹锟,将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紫禁城,终结了封建王朝两千多年的统治。10月25日,冯玉祥发出通电邀请孙中山先生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先生抵达北平时,祖母作为祖父的代表欢迎中山先生。1925年3月,中山先生病重,祖母带着祖父的亲笔信去慰问。中山先生送给祖父《三民主义》6000册、《建国方略》《建国大纲》1000册,作为冯玉祥部队教材。随后,祖母亲自在祖父的部队中讲授新三民主义。

  祖母多次陪同祖父拜访李大钊及苏联驻华使馆的同志,探讨中国革命的出路。1926年5月9日,祖父母抵苏联访问考察,苏联红军总参谋长、莫斯科卫戍司令等苏联军政官员率军乐队、仪仗队在火车站为冯将军举行欢迎仪式。四五百名来自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山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举着“欢迎国民军领袖——中国工农运动的捍卫者”的标语,高呼“中国人民万岁”“国民军万岁”的口号迎接冯将军访苏。祖父激动地说:“有这么多青年学生留苏,我们中国大有希望!”

  在苏期间,祖父与莫斯科中山大学校长拉狄克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在其建议下,祖父决定为中国革命培养骨干力量,把同行的尹心田等六名随员及司机张国珍留在苏联深造。把原准备送往法国留学的大伯冯洪国、大姑冯弗能送到中山大学学习,二姑冯弗伐(当时年龄尚小)留在莫斯科工厂学习。

  访苏期间,祖父和祖母看望了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和列宁的妹妹,列宁夫人赠送给祖父一套《列宁全集》,列宁的妹妹赠给祖母一支小手枪(现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勉励她拿起武器为中国妇女解放而斗争。

  祖父回国后,祖母留在苏联继续参观考察,种种见闻和感受使她对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非常钦佩,体验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领悟十月革命的真理。访苏前,祖母是基督教徒,在苏联接触了马列主义后,她的思想由“唯神论”,向“唯物论”转化。

  三十年代,祖父两度隐居泰山,聘请一批共产党人和进步学者讲授政治、经济和历史,祖母随堂听课,提高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一些共产党人成了他们的良师益友。

  投身妇女解放

  1936年1月,祖父冯玉祥出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祖母随祖父到南京,即投身于妇女解放和抗日救亡运动。这年5月2日,立法院通过“国民大会代表选举法”,没有规定妇女代表名额,祖母带头向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请愿,要求妇女团体有权选举代表参加国民大会。在一次妇女座谈会上,李德全说:“女子结婚以后,即从事家庭琐事,而男子仍在社会工作,这样女子如何能和男子竞争呢?夫妇关系如何能美满呢?”

  李德全联络南京知识界妇女,于1936年夏天发起组织“首都女子学术研究会”,任常务委员。该会拥有女青年会、救国会及国民党各派的妇女会员四百多人。她们开展学习和学术研究活动,开办俄文补习班,举行演讲会,组织参观工厂,学习驾驶汽车和实弹射击等,促进国民党统治区上层妇女的联系和团结,为妇女界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贡献。祖母还积极参与营救被捕的共产党员和爱国民主人士的活动,曾带我姑姑冯理达到南京中央监狱探望英勇不屈的女共产党员帅孟奇,到苏州监狱探望救国会领袖们,极力奔走营救他们。

  全力以赴抗日救亡

  抗战爆发后,数百万难童流落街头。邓颖超同志找祖母,提出各党各派抢救受难儿童,组织“儿童保育会”。祖父极表赞助,把祖母推出来负责这项工作。

  1938年3月在汉口成立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56名国共两党和无党派的社会知名妇女界人士担任理事。祖母邀请宋美龄任理事长,她任副理事长,挑起重担。从1938年5月至1945年8月,保育会总会先后在四川、广东、陕甘宁边区、香港等地设立20多个分会,全国各地共成立60多个保育院,抢救、收留、保护、教育近三万名难童,培育出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少年,其中很多人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条战线上的骨干。1939年7月,周恩来同志在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开学典礼上讲到我国妇女在抗战中的积极作用时称赞说:“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李德全女士,对于抢救难童、保育工作、积极抗战均有极大贡献。”

  反内战、争民主的先锋

  抗战结束后,祖母和祖父一道,为在中国实现民主和平、反对独裁内战而并肩战斗。

  1945年8月28日,在白色恐怖下,祖母受祖父的委托到戒备森严的重庆机场,欢迎和平谈判的毛泽东同志,热烈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和平主张。当天下午,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拜访祖父冯玉祥,祖父很受感动。

  1945年7月15日,祖母联络史良、刘清扬等重庆各界进步妇女,组织“中国妇女联谊会”,成为国统区妇女民主斗争的一面旗帜,建立了北平、上海、南京、重庆、香港5个分会。1949年3月,“中国妇女联谊会”以团体会员加入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

  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祖母被选为军事考察团成员。她积极参加“政治协商会议陪都各界协进会”的活动,任理事。2月10日,在重庆较场口举行“陪都各界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大会”,祖母担任大会总主席,李公朴为总指挥,推选李公朴、郭沫若等20余人组成大会主席团。特务大打出手,李德全与郭沫若、李公朴、章乃器、马寅初、施复亮和新闻记者及劳协会员等六十多人被打伤,即“较场口血案”。当暴徒行凶的时候,周恩来、冯玉祥等赶到,特务暴徒遂四散。祖母被特务打伤,仍毫无畏惧地战斗在第一线,当天下午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严厉谴责国民党特务的法西斯暴行。“较场口事件”后,她与祖父受到特务严密监视。有一次她曾当面指斥蒋介石:“现在到处是特务的天下,我们连行动的自由都没有了!”

  1946年9月,蒋介石为排除内战障碍,给祖父冯玉祥一个赴美考察水利专使的名义。周恩来和邓颖超亲自登门看望,邓颖超委托祖母代表她出席于10月中旬在美国纽约召开的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会上,祖母用英语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愤怒控诉了蒋介石政府的暴行,提出“联合世界各国妇女为争取和平民主而奋斗”“反对美国援助蒋介石发动内战”等提案。她的发言显示了中国革命妇女为争取解放的坚强意志,得到世界进步妇女的支持,极大地鼓舞了国内进步妇女的斗志和各界人士反对独裁暴政的信心,受到邓颖超同志的赞扬和鼓励。许广平代表上海妇女联谊会致信李德全说:“得悉夫人在美出席国际妇女会,勇敢发言,为我中华姊妹争一口气,为我国族争公道正义。”中国妇女联谊会等五团体联合致信李德全,说她英勇地向国际人士发出正义呼声,震惊四座,对先生寄予深厚的敬佩!(未完待续)

  (作者:我会副会长,辉瑞中国企业资深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