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1年-04期

【随笔抒怀】怀念我的姑父陈子谷

作者: 曲红 

发布时间: 2021-10-26

  陈子谷是我的三姑父。小时候,我住在天津的爷爷家里,三姑父在河北省地质大队工作,周末经常去看望爷爷。于是,我在爷爷家里常常能见到他。在我眼里,姑父相貌清秀,脾气温和,虽话语不多,但人很和善,每次都会夸我是好孩子,我也特别喜欢他。上小学时,我在家里无意间发现一本《皖南事变前后》,里面讲述了硝烟弥漫的英勇战斗和精心动魄的越狱逃亡,饱含炽热的爱国之心以及始终不渝的革命情怀。后来,我才知道这本书出自姑父之手,也是他的真实经历。读过之后,姑父在我心目中就是英雄,令我无比崇拜!我想把姑父的一些事迹介绍给大家,缅怀这位革命先烈。

  陈子谷3岁被泰国商会首领陈峥嵘收养,家里希望他学习经商以继承家业。陈子谷深受岳飞精忠报国的影响,立志要回到大陆报效祖国。13岁时,他偷偷回到汕头,考入汕头一中,后赴北平读大学。在读大学期间他接触到马列主义思想,随即加入了共青团,后来为了寻求革命真理,他赴日本东京求学,由林焕平、林基路介绍加入中国左冀作家联盟,参与“左联”机关文艺刊物《东流》的编辑工作,负责诗歌部分。年轻时的姑父血气方刚,才华横溢,感情就像冲开了闸门的激流,他以晶莹的诗词和流畅的韵律,表达了劳苦大众的苦难,吹响了革命斗争的号角。

  1936年,陈子谷来到八路军办事处报考陕北公学,经胡乔木主考,和录取的40名学员14天徒步800多里到达延安。这群热血青年在艰苦行军中锤炼,用革命热情和友谊战胜了寒冷。在陕北公学,他们不仅学习统一战线、群众运动、游击战争等课程,还经常能聆听毛泽东等革命领袖的报告。尽管道路险阻重重,但陈子谷坚信有了党的指引,前途一片光明。

  1938年1月,陈子谷从陕北公学结业,准备回家乡组织游击队。乘车到武汉时,老领导宣侠父介绍他参加刚成立的新四军。姑父先后在陈毅、粟裕将军率领的新四军一支队政治部任敌工干事、团敌工股长。在此期间,他参加了多次战斗,其中有丹阳延陵的“贺甲战斗”,这是当时江南最大的一次战斗,击毙日军中队长以下168人。

  陈子谷历次作战勇敢,表现突出,组织批准他的入党申请。他实践了自己的诺言,用战斗的行动痛击日寇的侵略暴行。他激动地写下了描写战斗场面的动人心弦的诗句:“别回顾你脚下的黑影,请抬头望前面的朝霞;谁要自由,谁就要付出血的代价;茶花开满在山头,枫叶红遍了原野;别嗟叹道路的崎岖,我们战斗在茅山下。”

  1940年,陈子谷接到家信,说他远在泰国的祖父已逝世,有给他的遗产,希望他立即回去。当时,他认为自己已是一名共产党员,怎能继承资本家的遗产,不愿回去。经汇报组织,叶挺军长希望他回泰国,并交给他一个特殊的任务,赴东南亚向当地华侨募捐抗日军费。陈子谷到曼谷后,将遗产折换成国币20万元,在重重困难下募集到一万套棉衣折价6万元。他费尽心机把这些钱汇回国内,全部捐给新四军,解决了新四军两个月的经费,对于即将过冬的新四军可谓是雪中送炭。叶挺将军十分动容,撰文称赞陈子谷是“富贵于我如浮云”的爱国赤子,这句话是我姑父一生的真实写照。1956年,我姑父又收到泰国寄来的遗产4万元人民币,在家境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姑父依然把这笔相当于十年工资的钱全部作为党费上交北京市委。

  皖南事变中,陈子谷与叶挺军长一起被囚于上饶集中营。在狱中,他受尽严刑拷打,但始终坚贞不屈。他在狱中不忘以笔为矛,撰写3幕诗剧《千古奇冤》,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

  后来,陈子谷参与策划茅家岭越狱,历经艰难来到上海。在上海,经同乡兼革命同志廖烈进(我二姑婆丈夫)的介绍下,与我三姑曲婉仪(万奕)相识相恋并喜结良缘。我三姑当时化名张雁,是上海地下党党员。在三姑的帮助下,陈子谷联系到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同志,终于又回到新四军队部,担任新四军政治部敌工部伪军工作科科长。

  陈子谷丰富的革命经验,使他在统战工作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1947年,国民党军计划在山东战场南北夹击我军。国民党军46军军长韩练成和中共早有联系,该军一到山东,陈子谷被派去做韩军长的思想工作,并安排韩军长和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会见。在莱芜战役时,韩军长即放弃指挥,对华野取得莱芜战役的胜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姑父陈子谷把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上刀山下火海、出生入死、从国民党牢狱回到解放区的悲壮经历,写成《皖南事变前后》《上饶集中营》两篇报告文学。这是他用血写下的对敌人的控诉和对英勇牺牲同志的颂歌,是一块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指战员在极其黑暗野蛮的牢狱中与敌人肉搏斗争的纪念碑。

  于我而言,三姑父只是一位温文尔雅的长辈,我从来没有将他与革命先烈联系在一起。直到1987年暑假,在承德火车站候车室,无意间看到《人民日报》用了四分之一版面刊登纪念他的文章,我才知道他做了那么多的事,受了那么多的苦,捐了那么多的钱。我想起他北京简陋住宅里的床铺,里面的稻草垫子都散了边;想起他看到大兴安岭着火的新闻,流淌着泪水的表情……我三姑说:“子谷是一个诗人,也是一个战士。他的生命是一首诗,一首热情奔腾的诗,一首光彩夺目的诗。”

  (作者:我会会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