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1年-01期

【活动分享】长宁分会:感受家的温暖 勇担家的责任 诠释家的力量

 

发布时间: 2021-03-19

  2020年,在新冠疫情全球持续蔓延、世界经济衰退冲击的大背景下,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长宁分会以“家”为主线,让会员在逆境中感受家的温暖、勇担家的责任、诠释家的力量,坚持“联络、凝聚、服务、奉献”工作宗旨,努力将同学会打造成为留学人员之家。

  家的温暖——加大对理事会员的服务力

  2020年,长宁分会始终将服务留学人员作为分会工作出发点,努力畅通与留学人员的联系沟通,倾听心声、倾情服务,增强留学人员的归属感。

  引领思想,疫情之下学习不断。积极开展“学四史”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启迪留学人员不忘留学初心、牢记报国使命。组织开展“学四史?爱长宁”晨跑活动,近60人完成4.5公里跑步,途经愚园路历史风貌区、中山商圈、苏州河绿道等,亲身感受长宁发展变化;组织“学四史”观影系列活动,观看《八佰》《夺冠》《我和我的家乡》等主旋律电影,激发留学人员爱国爱乡情怀。同时,组织会员参加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周汉民专题报告、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报告会、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金可可民法典讲座等学习交流活动,增强留学人员的大局意识。

  盘活资源,疫情之下活动不断。与体育局联手,在新启动的长宁外环生态路道开展“2020元旦迎新骑行活动”,近20位会员参加,用健康又充满活力的方式喜迎新年;组织开展“走进长宁知名企业”系列活动,参观樊登读书、深兰科技、猫悦上城、熙香艺享等名企;开展女性会员文化鉴赏活动,观看非遗电影纪录片《璀璨薪火》和音乐剧《悲惨世界》;开展“漫步长宁”活动,接待全市留学人员骨干走读百年愚园路,参观古北市民中心。通过活动,让会员感受到长宁分会的活力和感召力。

  联情联谊,疫情之下联系不断。在疫情严峻的二三月,长宁分会积极联系留学人员企业,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在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志奇带领下,重点走访了15家留学人员企业,涉及物业、餐饮、商场、贸易、金融、人力资源、医疗医药、网络媒体、互联网+等不同领域,及时联系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除了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春节走访活动,还将日常走访会员工作常态化,积极宣传政策和信息,帮助会员对接资源和项目,通过各种活动为会员交流合作畅通渠道。经分会推荐,理事邰杉学长荣获“长宁区第五届领军人才”,叶锋学长荣获“长宁区第十轮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家的力量——扩大长宁分会的影响力

  2020年,长宁分会积极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展示才华的舞台、突破创新的擂台,让留学人员有所收获、有所成就,不断增强分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拓展“流量”,连续第三年举办海创系列活动。与市欧美同学会、创业分会、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共同策划举办了第十六期留学人员创业培训班暨海创学堂第六期、“海聚英才?逐梦长宁”2020年上海海归人才创业大赛,32名海归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封闭式集中授课,带来的项目涉及硬科技、消费升级、生物医药、大健康、教育服务等领域,13位海归创业大咖传道授业解惑,长宁区副区长作区情报告,并组织参观了长宁区知名企业。通过培训提升,12名海归精英携创业项目脱颖而出入围大赛。通过三年深耕,海创系列品牌影响力迅速扩大,人才集聚“磁场效应”有力体现。

  拓展“朋友圈”,合作开展民间外交项目。在市友协和市欧美同学会的指导下,在区委统战部的支持下,长宁分会联手留日分会、上海日本商工俱乐部在新虹桥中心花园举办第十次“中日友好樱花植树”活动和赏樱活动,中日友好人士在园内种植了20棵樱花树,并“以花为媒”开展助力复工座谈交流,人民日报、新华社、上海日报等重要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取得了良好反响。同时,探索民间外交新项目,以非遗为切入点,挖掘区域内沉淀的传统文化资源,走访调研了非遗影像共同体验基地——猫悦上城、香事馆、版画中心、张书嘉面塑工作室等,组织开展了3场“小海归”非遗体验活动。

  拓展“名片”,打造长宁分会自有品牌。一是建立“海归说”。疫情之下,活用网络直播模式,策划组织了“海归说——留学去哪儿”直播活动,8位留学人员代表以圆桌派的方式,针对疫情下的留学问题开展交流互动,提出意见建议,吸引了22.4万人次观看;二是成立“hi嗨剧社”。活用有效资源,凝聚了30余名留学人员加入戏剧社,让海归亲自演绎海归的逐梦故事,戏剧社从9月成立以来每月固定开展两次排练,反响非常好。

  家的责任——突显留学人员的贡献力

  2020年,分会注重发挥留学人员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增强留学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激发他们的“报国梦”,服务中心大局。

  抗疫行动有“我们”。疫情发生后,长宁分会同长宁海外联谊会一同向海外发起“海外同心、一起抗疫”行动,近10名正旅居海外或在海外出差的理事、会员们想方设法采购当地防疫物资第一时间运回国内,2位理事定向捐赠超过10万物资给长宁一线工作人员,3名理事的医疗医药企业驰援武汉,提供医疗设备、医用隔离垫、麻醉剂等抗疫物资,近20位理事、会员参与爱心捐款。在海外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分会第一时间组织开展“随申码翻译接力赛”,发动会员、海外学联、海归教授连续两晚接力将随申码翻译成10种语言(首批英、日、韩、意、法语,第二批俄、德、西班牙、阿拉伯、波斯语),单篇微信5种语言点击量2.3万,转发近10万;协助为长宁众多涉外小区打印多语种随申码,安置在门禁出入处,产生积极正面的社会效应。此外,会员踊跃响应号召,组建翻译工作小组,配合社区做好防疫告知书日韩英版本的翻译工作。

  建言献策有“我们”。聚力发挥“建言献策智囊团”作用,引导会员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关心民生百态,积极参与市委统战部约稿和区委统战部课题调研,全年共向市委统战部及有关部门报送建言献策5篇;与致公党区委、民建区委共同举办2020年反映社情民意学习培训班;推荐1名会员参加市欧美同学会第三期留学人员建言献策培训班,提高代表人士建言献策能力。

  精准扶贫有“我们”。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根据长宁区进一步深化消费扶贫行动的工作要求,长宁分会在理事群和会员群发布《消费扶贫行动倡议书》,动员理事、会员加入消费扶贫行动中来,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方式,为长宁对口云南贫困地区困难群众奉献爱心,共计消费扶贫4万多元。分会会长彭少成学长还前往江西遂川县考察,参与“春晖厨房”公益项目,帮助贫困山区中小学生改善食堂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