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0年-04期

【随笔抒怀】疫情下的2020毕业季

作者: 秦蓁 

发布时间: 2020-10-14

  2020年5月24日晚,我从纽约经历了16小时的飞行之后抵达长沙。一下飞机看到中国海关“欢迎回家”的标识牌和新冠检疫的工作团队时,我感动得不能自已。终于,回家了!网络上有一种说法:抗击新冠疫情,“中国打上半场,世界打下半场,留学生打全场”。调侃性的语气,道出了海外留学生的辛酸。由于疫情的全球蔓延,2020年毕业季注定在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历史长卷中,留下不寻常的一笔。

  回想这段历程,不禁感慨万分。

  病毒来袭

  一切的开始源于2020年1月20日的新闻,彼时寒假结束,我刚返回美国即得知了这一消息:新冠疫情在中国爆发。1月31日,白宫宣布行政令:禁止过去14天内去过中国大陆的外国人入境美国。虽然身不在国内,且入境禁令当时似乎将疫情阻隔在美国国门之外,但中国的每一条抗疫新闻都深深牵动着我和同学们的心。在情绪上,我们和国内同胞一起“坐过山车”:前一刻还在谴责有关单位对物资管理的不当操作,下一刻则为四面八方赴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而感动。在行动上,我们沃顿大中华会(Wharton Greater China Club)联合“1药网”发起“武汉加油”(Stand with Wuhan)的募捐活动,加入了为武汉及周边医院筹措医疗物资的援助大军中。与此同时,千千万万海外留学生以自己的绵薄之力,来支持中国打赢抗疫之战。

  谁曾预料,中国的胜利只画下了“上半场”结束的逗号,海外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无人知晓整个战役何时结束。

  3月伊始,当中国看到胜利的曙光时,疫情在美国全面爆发。同学们在微信群中的主要话题不再是对国内事件的评价,而是分享各种防疫措施与相关研究。3月12日,尚在春假之中的我们,收到了Penn的邮件:延长春假一周,将Quarter 4所有课程转为线上进行,并取消所有学校官方的国际交流活动。随后,毕业典礼被取消,Penn Medicine开放新冠免费检测服务。在学校的号召之下,Wharton Clubs也陆陆续续取消了所有毕业前的旅行活动。当美国同学们还在私下聚会时,深谙防疫措施的中国留学生们开启了自我居家隔离的生活。由于“下半场”的终点遥遥无期,Wharton 2020届学生和所有留美毕业生一起,在云端经历了史上最安静的毕业季。

  言论暴力

  宅家上课的生活并不平静。疫情在美国的失控滋生了“中国病毒”(Chinese virus)的言论和一系列针对亚洲人的歧视行为。由于美国政府在疫情初期的防疫工作上存在着懈怠与误导性宣传,出街戴口罩的行为招致部分美国人的种族歧视行为,从言论逐步上升至人身威胁。在Wharton MBA的课堂里,也出现了让中国“谢罪”的论调。中国同学们面对这些极端的声音,坚决维护自身利益,抵制攻击性言论。此外在街上,我也曾看到白人向戴口罩的中国学生叫嚣“新冠男孩”(Corona boy)。所以为了保护自己,一些中国留学生及美国亚裔居民都采取了乔装的方式来掩饰自己所佩戴的口罩。

  与此同时,国内也出现了一些针对留学生的冷漠言论,让我们饱受煎熬的心灵雪上加霜。时至4月27日,美国的新冠确诊病例超过100万人,但在2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之外,美国政府并未提出有效的抗疫政策,导致感染人数依然持续走高。此时,国内全面复工复产,武汉解封。在对国内疫情反扑的极端恐惧和对美国疫情隔岸观火的心态下,部分网友开始谴责留学生“万里投毒”,或者说希望海外学子牺牲回国的机会,以保全国内人民抗疫的成果。甚至连我国内的一些朋友也表明疫情重灾区的海归学子可能会威胁他们的人身健康。

  我能理解所谓“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在疫情背景下对人们思想的支配,即大多数人安全生产的快乐必须远大于一些人不能回家的痛苦,但是这种快乐必须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之上么?尽管大家明白,祖国始终欢迎海外的莘莘学子回家。不过,与言论甚至行为上的暴力相比,病毒对留学生们而言似乎也并不那么可怕了。

  有家难归

  随着美国疫情做第二季度的陡然加剧,回国的期望逐渐成为了今年毕业生们的奢望。为了避免境外输入病例的增加,2020年3月29日,民航总局出台“五个一”政策:一个航司只能通航一个国家的一个航点,一周只能一班。此令一出,美国直飞中国的机票价格从6,000 RMB涨至30,000+ RMB,在中介机构炒作之下,票价曾一度高达90,000+ RMB并且一票难求。东海岸的留学生们唯一的直飞选择是每周一班从纽约至上海的东方航空,但3个月内的机票全部售罄。因此,我们一些计划毕业回国的同学纷纷开始研究全球转机路线。除归国航班数量锐减95%之外,各国陆续出台了限制外国人入境或转机的政策,导致急待回国的留学生们甚至只能寻求曲折的多次转机路线,如“纽约-阿姆斯特丹-明斯克-斯德哥尔摩-北京”,全程超过60小时。更有甚者,归国机票被取消,公寓租期已到,在美国无家可归,而在国内有家难回。回国之期茫茫,大家不得不以“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相互安慰,苦中作乐。

  云端毕业

  5月17日与18日,Wharton和Upenn分别以线上录播和直播的方式,举办了2020年毕业典礼。在“传奇哥”John Legend钢琴伴奏的歌声“Red and Blue”中,我们正式成为Upenn的264届校友,亦是学校历史上唯一在云端毕业的学生。

  离开美国前的几天,我匆匆告别了校园以及尚在费城的同学。没有几千人同时庆祝的欢声笑语,没有从Dean手中接过学位证书的喜极而泣,或许还要承受非比寻常的就业压力。手中拿着PS合成的Wharton MBA Class of 2020的中国学生毕业照,站在毕业季的岔路口,我明白眼前的路比以往的毕业生更加艰难,彼此道路再次交汇的可能性更加渺茫。但我坚信,诸多危机与不确定性只会让我们这一届于逆境行舟,长风破浪会有时。

  千里归国

  在数以万计的2020年留美毕业生中,我是幸运的,一票难求、滞留美国的困境并未持续很久。5月9日至11日,中国驻美国领事馆在官方网站发布消息,呼吁近期毕业的留学生登记个人信息,以待领事馆安排专机回国。

  好消息在5月19日晚传来——航空公司打来邀请购票的电话,我成了登记在册的毕业生中,较早得到直飞回国机会的人。只是不知道错过登记日期或者没有被安排上专机的其他毕业生们,何时才能安全回国;也不知道他们在顺利回国前,还将在美国经历多少人身安全和言论歧视的伤害。我希望国内的政策制定者能够多为异国飘零的毕业留学生们考虑,希望美国政府能够批准所有中国领事馆安排的专机,也希望身在国内的人们对海外学子多一些善意和帮助……

  2020年的不平凡从新冠疫情开始,留美中国学生不仅感同身受祖国在“社会共识”的理念之下,全民抗疫所取得的卓越成效,而且以第一视角亲历美国在社会结构与社会治理中根深蒂固的顽疾。在病毒这面照妖镜下,美国的分裂现象深刻地诠释了《过秦论》中的观点:“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然而,在中国全面复工复产、恢复经济,美国身陷囹圄、矛盾加剧的反差之下,中美博弈也日益升级。只是令人唏嘘的是,中国留美学生在国内似乎成为了利益被牺牲掉的群体,而在美国则成为了两国交涉的砝码。

  病毒、暴力、就业、归国……危机之年的重重考验,终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已是平生行逆境,更堪末路践危机。无论2020年毕业季的不同寻常是否只此一年,我们以及未来的留学生们终将在逆境的挑战中笃定地前行。

  (作者:我会会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