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0年-03期

【开卷有益】在译完第100部长篇之后

作者: 叶荣鼎 

发布时间: 2020-07-30

  中文版经典《阴翳礼赞》是我的第 100 部长篇译作,原作者是唯美派文学大师谷崎润一郎。

  这位日本大作家十分善于着眼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从对建筑、书画、光线、窗纸、茶具、餐具、身体、恋爱、情色、旅行、待客等方面细微而独特的感觉入手,妙趣横生地架构了一个东方的艳丽官能美与阴翳古典美的世界。

  他的著名作品《阴翳礼赞》,其实就是礼赞阴翳,赞美东方文明,呼吁东方社会作为有色人种黄皮肤的我们,千万不要因一味引进西方文明而造成世世代代背负民族的损失;他呼吁把东方文明的代名词即阴翳世界唤回到文学,拓宽东方文学殿堂庇檐的进深,用东方文明屏蔽“唯西方主义”,彰显东方元素,传创东方文明,打造东方乾坤,屹立东方民族。

  谷崎润一郎的随笔作品,都来自民间采风,他可谓十足的“战地记者”:时而隐姓埋名挤在客船通铺与百姓席地而坐,时而微服私访深入景点了解真情,先后搬家三十多次详细了解各地民俗民情民风,追求婚姻美而先后三次走进婚姻殿堂。不过,也许由于谷崎因呼吁引进西方文明有取有舍,虽七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最终没有摘得,七次遗憾错失登上诺贝尔文学奖宝座的机会。

  在翻译的这些年里,我感到:文学,是文化的一面旗帜,文学源于现实生活,集中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普遍文化,揭示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折射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把握一个国家的时代脉搏,文学高于生活,有力地参与和推动时代的进程,始终代表着时代的精神性价值。虽然文学不能像科技那样改变生活,但是它能撼动灵魂,塑造灵魂。

  因此,文学翻译不仅仅是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更不是自然领域的科技翻译,而是思想领域的翻译,人的行为的翻译,是两种不同文化交融的翻译,更是传递正能量和传宣真善美的殿堂级翻译。

  译作脱胎于原作,而独立于原作。译本体现了翻译家对原作的理解,对翻译与文化、对序跋与正文的理解,与综合学识素养等个人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家不仅要在整个翻译过程除了使译笔灵动、遒劲、老辣、神足而精炼再创思维,提炼原创思维,还要在整个翻译过程构思好如何根据原创观、再创观与受众年龄,来决定译者序和译后记的文体、内容、篇幅和思想脉络。

  译者序是写在译文前面的话,译后记是写在译文后面的话,可批可赞,可自序也可委托他序,辅正互文,互文共生,表达翻译家融入译作的翻译观、思想脉络与情感,以及原作的思想倾向、文学价值、社会意义与写作特点,介绍原作者的生平与生涯,译者经历与翻译过程,升华翻译学术,丰富翻译理论,使译者序和译后记具有思想价值,文学价值、社会价值和史料价值,为读者提供阅读指南,为读者提供阅需背景知识,展现翻译家的责任感,使命感,光荣感,时代担当,历史担当,文化担当,政治担当。这就是思想性文学翻译。

  总的来说,我这第100本翻译的《阴翳礼赞》是一本关于日本美与东方美的随笔集。“阴翳之美”其实就是“侘寂”(侘び寂び)的概念延伸,是指日本审美经验中那种对于光影的堂奥、陈旧的物件、幽微的情感、耐人寻味的细节等产生的独特的闲寂的审美心境。希望读者通篇读来,也能感到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