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7月31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第三个问题……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中方经常出尔反尔。如果要等到明年大选,他连任之后才签订协议,那一定会是一个更差的协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答道:“关于第三个问题,我看到了有关报道。我只想‘呵呵’两声。”话音未落,现场的记者顿时兴奋起来,这位女发言人睿智而幽默的回答随即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网友纷纷赞其“怼得好”“爽”“霸气”。但是其中的“呵呵”一词该怎么翻译,引来不少人的讨论。
从字面上看,“呵呵”是个表示笑声的拟声词,“呵呵”用英文表达有一个常用的写法“ho ho”,英国英语念[h??][h??],美国英语念[ho][ho]。例如:
Santas in Australias largest city have been told not to use Father Christmas traditional "ho ho ho" greeting.(在澳洲的最大城市,耶诞老人被告诫不要再用传统的“呵呵呵”作为问候语了。)
Provine realized that the reason chimps cannot emit string of "ho ho hos" is that they cannot make more than a single sound when they exhale or inhale.(普罗文认识到,黑猩猩之所以不能发出一连串“呵呵呵”声音的原因,在于它们在呼气或吸气时无法发出一个以上的音节。)
但是华春莹的那声“呵呵”显然不只是随意地笑两声。2019年8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微信公众号对这段发言给出了官方英语译文:On your third question, I have seen relevant reports and twitter. Hmm. How interesting.
这里将中文感叹词“呵呵”翻译成了“hmm”。根据《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的释义,“hmm”是一个感叹词(interjection)的书写形式,表示有疑虑或犹豫时发出的声音:嗯、唔、哼(exclamation used in writing to show the sound that you made to express doubt or when you are hesitating)。《有道词典》(Youdao Dictionary)的解释为:对某事表示会考虑或者对某事表示惊异、困惑等(a sound made when considering or puzzling over something)。英文感叹词“hmm”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出多种不同的情感和意思。例如:
Hmm……well,maybe we can buy this house then.(嗯……好吧,也许我们可以买下这个房子。)——表示同意
Hmm……What if we want to review our configuration?(嗯……如果我们想复查我们的配置,该怎么做?)——表示疑虑
What are you doing? Hmm. Captain gives orders on the ship.(你干什么呢?哼,船长有权在船上下达命令。)——表示不满
Hmm, sounds like they might have found oil.(嗯,听起来就像他们已经发现了石油。)——表示犹豫
如此看来,表意丰富的“hmm”和同样“身负多职”的“呵呵”对译相当合适。
那么,华春莹在答记者问时使用“呵呵”这个词到底想表达什么情感呢?为了更清晰更准确地传递发言人的原意,可以看到官方在译文里增译了一个感叹句“How interesting(真有意思)”。这样,发言人“惊异、不屑”之意即刻被表达了出来,避免了误解。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特别是聊天工具广为普及的今天,人们把“呵呵”这个词频繁地用在网络上来展示自己的情感。虚拟空间交流语不断丰富和延展,“呵呵”也不例外,它可表示轻笑、单纯的笑、开心的笑;也可表示可笑、嘲笑、轻蔑的笑,甚至是糊弄的笑;“呵呵”也可表示无奈、犹豫、惊讶、讥讽等情感,甚至作为想结束本次聊天时发出的一个信号。由于“呵呵”表示多种不同含义的笑声,隐含的深层意义较为复杂且多变,使用和翻译时需要特别注意,不然对方很容易误解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