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9年-06期

【专栏】黄佐临旧居VS徐家汇天主堂

作者: 陆志文、吕维锋 

发布时间: 2020-01-02

黄佐临旧居(中国画)53cm×63cm

  黄佐临(1906—1994)是中国著名话剧、电影导演和戏剧教育家。他原名作霖,原籍广东番禺,生于天津。1929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1935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伦敦戏剧学院学习。1937 年,黄佐临携夫人丹尼取道香港回到天津。先后赴重庆、上海任教,成立剧社,导演舞台剧《蜕变》《荒岛英雄》《梁上君子》《升官图》和电影《假凤虚凰》《夜店》等。他是把布莱希特戏剧引进中国的第一人。

  泰安路120弄(卫乐园)1号,建于1924年。砖木结构。西班牙式三层花园洋房,有近百平方米的小花园,环境幽静。黄佐临曾在此居住了较长时间。

  

徐家汇天主堂(钢笔速写)

  座西面东,雄踞一偶的徐家汇天主堂是严格遵循古罗马巴西利卡式建制的典型代表。拉丁十字的平面布局和长方形的巴西利卡大厅一直被视为最正统的天主教堂形制,其中厅(Nave,或译为中央通廊)部分既宽阔又高直,两侧侧廊(Aisle)因为功能和结构的需要相对狭窄和低矮,多数侧廊上部还设有夹层或回廊,以期充分利用建筑空间。

  于1906年动工并于1910年落成的徐家汇天主堂除了外部造型上的哥特式(Gothic)建筑风格之外,更能烘托哥特主义氛围的当属其内部独具特色的束柱(Beam-column)设计。徐家汇天主堂共有束柱64根,每个束柱又由10个分“束”集合构成,从力学原理上支撑着尖拱式屋顶,构筑起教堂结构体系的主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