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二十大同心跟党走

出席二十大的上海代表中,有这些“海归”的身影

 

发布时间: 2022-10-19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2296名代表和特邀代表共聚于此,见证这必将载入史册的伟大时刻。

党的二十大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盛会,也是归国留学人员投身“国之大者”的盛会。不少“海归”代表活跃在各代表团中。让我们一起学习上海代表团中“海归”代表们的真知灼见。

二十大代表李儒新:

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作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我会副会长

“二十大报告提出未来五年科技领域的主要目标是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这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作为科技工作者,要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努力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作出贡献。面向新时代新征程,科技创新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要有更大的创新自信,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

二十大代表杨振斌:

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交大人的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大气磅礴,“百年党史、七十年新中国史、四十年改革开放史和十八大以来十年的新时代历程向我们昭示了伟大进步和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这五年的奋斗和发展,让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也让我们深感其中的艰辛和不易。”

二十大代表迟楠:

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复旦大学通信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们今天处在最好的时代,是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关键历史时期。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要求,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我们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全力创新攻关,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二十大代表陈玲玲:

在RNA研究领域发出“中国声音”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党委委员、研究员

“作为新时代科学家,将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始终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党的号召,听从祖国召唤,勇于创新、不懈奋斗。牢记作为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牢记作为国家人的特殊使命,为祖国科技发展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

二十大代表赵嘉鸣:

上海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上海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也是党梦想启航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初心使命,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的诞生地的不凡业绩,把上海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是上海代表团全体代表的共同心声,也是我们的郑重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