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提出100周年。我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和市委统战部领导下,围绕市重点任务和统战重点工作,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较好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并取得了可喜成绩。让我们打开“年度记忆”,一起回顾与各位学长共同走过的2022年。
01
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制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方案》,举办宣讲会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副会长李儒新作专题报告,聚焦二十大开设“统战百年”“画说统战”等专栏,开展“讲述·非凡十年”主题征文、“侨见上海”主题拍摄活动。坚持党组领学、会议共学、个人自学相结合,通过集中收听收看、举办专题讲座、学习交流会和刊发微感言等活动,准确领会、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长宁分会、奉贤分会、崇明分会、上海师范大学分会、留美分会等举行座谈交流会,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02
“喜迎二十大 同心跟党走”主题教育
会党组和各分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精神以及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全年开展“喜迎二十大 同心跟党走”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恰同学少年——留苏档案见证百年复兴路”图片巡回展走进本市高校、园区、浙江嘉善和江苏昆山,网上展厅正式上线。在宝山分会支持下,建立“留学报国学习教育点”,积极打造红色报国线路。妇委会开展了红色主题讲座。我会荣获上海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十佳案例。
03
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大上海保卫战”
组织发动及时高效。联合市知联会、新联会发出《致全市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的倡议书》。举办“同心守沪 抗疫有我”学长沙龙、“微光成炬——2022年上海留学人员抗疫绘画作品展”,发布14期《“疫”路同行》短视频,联合出品《春天的诗篇》抗疫原创歌曲MV,编发63期“我会学长在行动”抗疫报道,宣传170余位学长的抗疫故事,大力弘扬抗疫精神。
专业抗疫精准有力。医务分会、上海中医药大学分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会以及美迪西、君实生物等会员企业积极驰援核酸采样、方舱医院工作,开设“心理咨询援助平台”“海归医者说”健康科普专栏,法律分会组织专业律师提供线上免费咨询服务近千人次。常兆华常务副会长无偿提供65000平方米生产场地用于浦东新区方舱医院的建设。临港新片区分会、徐汇分会分别举办政策解读和就业求职活动,邀请微创、沪工集团、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尔集团等企业线上发布海归专属招聘职位,积极助力复工复产工作。
志愿服务暖心贴心。积极协调安徽欧美同学会、嘉善县委统战部、昆山市委统战部支援上海抗疫物资5批次共108万元。徐建光副会长向部分老学长捐赠100剂“龙医正气方”中药袋泡茶饮,留苏分会、留美分会、清华大学校友分会、留学人员创业培训班部分学员、曼大校友会等会员企业和个人开展关爱老学长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底,共筹集外省市28家单位和个人捐赠的物资26.05万(件)套,价值108.38万元,本市学长捐款33.56万元,捐赠物资价值139.19万元。机关干部全部投入到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中,近千名会员通过不同方式参与抗疫志愿服务。全国总会、有关省市同学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慰问关心,积极伸出援手,合力奏响了归国留学人员助力抗疫的最强音。
04
圆满完成分会换届
成立分会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印发《2022年分会换届工作方案》文件。召开专业、国别、区分会会长会议,高校分会统战部部长会议和区委统战部分管部长会议,以及小型座谈会、沟通会、协调会近160余次,走访及电话沟通1500余人次,做到“一分会一方案”。从严把控政策宣导、推荐自荐、人选酝酿、资格审查、考察选举等流程。发出换届公告3期、换届工作提示7期,严肃换届纪律。各党委统战部、各分会班子积极响应支持,确保了分会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在市委统战部指导下,顺利完成99个分会换届任务。本次分会换届共产生理事1534名,平均年龄45岁(比上届下降2岁)。其中,新任理事占67%,比上届提高30%;党外人士占60%,比上届提高10%;青年及基层一线占70%,比上届提高30%;女性占35%。
05
组织和教育培训工作有新成绩
全年发展新会员1200余名,会员总数达18800余人。举办5期新会员见面会,推荐4位学长赴本市实践锻炼基地挂职。新成立人工智能分会、天华学院分会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会,实现上海三大先导产业留学人员组织全覆盖,分支机构达109个。先后举办区级组织建设青浦现场会以及留学人员理论研究、人才研习、建言和创业等5个培训班次,共培训学员158名。选送推荐12名学长参加中央和市委统战部举办的教育培训。推荐优秀会员参评上海市白玉兰奖,向各统战团体推荐会员、理事、委员22名。组织33位海归民营企业家参加2022年度本市企业家主题活动。徐凌杰学长的工作案例获第三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创新创业十大案例”。各分会积极开展各类活动,推进“公转自转联转”,加强自身建设,医务分会、法律分会、妇委会分别通过义诊、咨询、援助医疗,举办“民法典大讲堂”公益宣讲、“学雷锋日”等活动,积极为会员提供服务。
06
研究中心建言献策成果喜人
围绕上海创新城市建设等热点内容,完成20个课题和研讨会项目。与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联合完成《上海归国留学人员发展状况调查研究》课题,课题成果荣获市委组织部三等奖。向市委统战部报送4篇理论政策研究成果,入选全国总会课题项目2项。向上海市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推荐7位理事和会员人选,向全国总会“长三角研究院”推荐10位专家人选。围绕疫情防控举办线上“冷思考”专家建言献策交流会,提供建言献策110余篇。全年上报建言类信息242篇、工作类信息40篇,获上级采用24篇次,其中领导批示4篇次。我会荣获2021年度上海统战信息工作先进单位二等奖,1人获评“2021年度上海统战信息工作优秀信息员”。
07
民间外交工作亮点纷呈
13个民间外交资助项目通过评审。裴钢会长向各国驻沪总领事馆总领事发送新春祝福信;协办横滨——日本线上音乐交流会。抓住重大外交事件窗口期,留英分会、留德分会、同济大学分会、荷比卢分会、留美分会、留日分会分别举办庆祝中英、中德、中墨、中荷建交50周年活动以及纪念《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活动,不断加深中外人民的美好友谊。曼彻斯特大学校友会、东华大学分会、松江分会、华东政法大学分会、青委会、静安分会、哈佛大学校友会举办“中外青年共话上海发展”“外国友人看上海市政协”“我眼中的中国”外国人讲中国故事短视频征集等各类民间外交活动,积极宣传中国民主政治和建设发展成就,多国驻沪总领事及众多外国友人参加活动,进一步壮大了知华友华力量,引起国内外良好反响。
08
宣传网络工作稳步推进
召开宣传工作会议,修订《分支机构微信公众号管理细则》,率先完成有关改版工作,新增建言献策、课题管理、线上展厅等栏目,我会“一网一刊两号”相互配合运转有力。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新华社、解放日报、文汇报、学习强国等媒体现场报道和转载我会活动700余次,《中国统一战线》、浦江同舟和欧美同学会公众号、《留学生》杂志多次单篇报道我会信息。我会微信号全年发布信息760条,发布量较去年提升28%。
09
品牌活动影响力持续扩大
举办第十三届“中华学人与21世纪上海发展”研讨会,当天线上吸引300余万人次观看,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媒体进行人物采访和报道。与普陀区委组织部合办“海归职通车”线下招聘活动,现场提供130多个岗位,吸引500余名海归求职者参加。临港新片区、徐汇、青委会、闵行分会等积极参与,先后举办12期“复工专列”线上直播和论坛,联合知名企业线上发布了400余个岗位,全力为广大留学人员求职答疑解惑、引路领航。先后与徐汇区政府、市经信委、嘉定区政府联合举办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分论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创新发展人才主题论坛和首届汽车芯片百人论坛之汽车芯片安全与检测专题论坛。生物医药分会、人工智能分会、集成电路分会、嘉定分会汽车专委会、清华大学校友分会、创业分会、英国帝国理工校友会分别举办人工智能、科学创新、数字经济等论坛活动,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搭建孵化平台。长三角海创中心上海分中心正式挂牌,积极推动嘉善和昆山创新创业基地发展。
10
留学人员之家建设活力四射
上海市留学人员之家作为“上海的窗口、统战的名片、留学人员的温馨家园”功能持续显现,工作成效获领导批示,并在《中国统一战线》杂志刊载。全年承接市区统战系统单位和我会活动180余场,接待3600余人次。关心和服务会员,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活动,扎实推进干部队伍建设、机关离退休、离任会领导等工作。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工作,先后走访会员企业27家,收集问题19个,排查点位109个,积极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2023年是上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我们将迎来欧美同学会成立110周年,要完成换届工作。我们将以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凝心聚力,踔厉奋发,为上海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