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归学人 >> 每期杂志 >> 2020 >> 2020年-02期

【我和欧美同学会】回首留学时代的金色年华――欧美同学会与纽约学人

作者:黄迪

2020/6/8 16:22:31

  第一次知道欧美同学会,是在来纽约一年后的一次高校聚会活动。那天从纽约和新泽西各地来了很多学界的朋友,大家谈笑甚欢。在人群中,我发现这样一个人,白胖的脸颊,架着一幅银色的眼镜,和会场的每一个人都报以温暖的笑容。聊天得知,这就是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的夏教授。我们聊到留学的经历,他也给我讲了很多曾经在国外帮助上海政府开拓商业资源、引进外国经验的故事。这其中,也不乏对欧美同学会的介绍。我终于了解到这是怎样充满热情和希望的组织,而上海作为“排头兵”,在创立之初也走在了历史的前列。有了这样的一次相会,大家都变得难舍难分起来,约好以后可以继续为同学会做点事情,我为能够和这样的团体建立缘分而骄傲。

  后来我自己也在纽约组织起留学人员,积极团结大家做留学服务,不自主地又和夏老师联系到了一起。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组织海外留学社团论坛,我虽然在纽约有事不能出席,但看到夏老师在群里发出的信息,马上和大家奔走相告,介绍大家参与上海的活动。后来去上海参会的同仁们都说,上海是最有诚意的地方,大家参观了创业基地,与政府特别是留学主管机构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也见到了很多上海当地大学的前辈学长,他们都从各个领域给海外的学人们以关心指导。活动的后期,上海市欧美同学会还组织了留学社团发展高峰论坛,让大家彼此交流社团发展经验,可以说把社团交流活动推上了新的高度,让大家在上海也有了家的温暖。过不了多久,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成立纽约联络站,我看到夏教授在各处忙碌,也看到很多善良细心的人在为此奔走,联系商界、侨界,特别是学界,上海给我们在美国的学子同胞指明了一个方向,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认识祖国发展的窗口。

  我能想到的组织大家回国的事情还有一个,就是参与组织百名海外博士大陆行活动。记得当时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开会通过了这个方案,由当时的英国学联首先开始实践。幸好当时英国负责这个事情的是我的一位要好的学长,他告诉我可以组织美国、澳洲或者其他国家的留学人员回国与国内进行互动交流。这样,各国博士生聚合在一起的大陆行就这样开始了。前期的筹备宣传是我们在国外需要做的。由于大家都在忙碌自己的科研工作和学习任务,不怎么使用社交软件,这给我们的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我就发动学联的干事们给各个地方的华人校友会发邮件,请求他们的协助。同时,为了让台湾、澳门的在美学子也能接收到活动的信息,我们及时追踪了很多台湾同学会的脸书和推特,在其他媒介里广泛宣传。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收到的报名表里面,有的在芝加哥大学研究汽车工业,有的在哈佛大学研究现代打印技术,有的在康奈尔大学研究农学,每个人都身怀绝技,都是建设祖国的有力帮手。最终经历了一番淘汰筛选,我们报送的同学顺利入围了大陆行活动。大家回到祖国,学习观看城市的发展变化,也把自己在海外学到的先进技术带回国内,与相关企业进行对接交流,活动受到了中央统战部领导的高度赞扬,也适时地展现了海外学子的良好风貌,给每个参与其中的学长们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提到欧美同学会与海外社团的交流,其中一个很难忘的事情就是“百城同台”人才招聘会。为了组织这样的活动,我们前后张罗了两个月。海归人才网总编赵金良老师和我反复核对参加对接的企业信息和学校信息,我深知承担下“百城同台”美国分场的任务十分艰巨,自责任肩负伊始,就丝毫没有懈怠。联络了差不多五十多所学联,有的因为场地设备原因无法承接网络连线,有的因为活动当日正赶上学校的其他事情,距离活动还有一周的时候,我才最终敲定了由华盛顿、纽约、宾州-伯利恒、旧金山、明尼阿波利斯、底特律、南湾市、圣巴巴拉、新奥尔良和休斯敦的学联组成的美国分场活动。这样的十个分会场,和国内的主会场一起,在活动当天极大地帮助了留学生更好地了解祖国最新的用人动向和创业动向。我们虽然辛苦劳累,但乐在其中。当时欧美同学会会员部负责老师对我说,美国分场没有你的付出,是不可能做到这么大的规模的。我听了很欣慰,但也由衷地表达: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辛苦奉献也是欧美同学会的精神和标志了。

  后来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到访纽约,身边的朋友纷纷参加。在曼哈顿,大家领略了欧美同学会人的那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留学报国的风采。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的朋友给我推荐《海归学人》杂志,鼓励我多把一些留学的所见所想和国内的朋友分享。我很惊讶于这份制作精美、内容精良的杂志,也和他聊起了我自己曾经参加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我与十三五”征文的事情。那时的我只是结合自己的求学报国体会,写了一点感悟,没想到也能得到一等奖,实在感激不尽。而正是这种点点滴滴的你来我往,相互交融的回忆,才让我们与“欧美同学会”这五个字紧紧连在了一起。

  我想以后我会一直关注《海归学人》的发展,它不只是作为一本杂志存在着,更是我们欧美同学会的激扬的声音和旋律。

  我想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海归,正走在这样的路上,这条路绵长而阳光,洒满留学时代的亮色,载着祖国未来发展的喷薄力量。

  (作者:中国留美同学会发起人,江苏省海外联谊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