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归学人 >> 每期杂志 >> 2020 >> 2020年-02期

【学子之声】从8亿农民到8亿城市人,下一程怎么走

作者:吴志强

2020/6/8 16:09:49

  城镇化率是一个国家城市化的度量指标,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本质上来说,城镇化是人类的聚居地不断向城镇集聚的结果,因此,人口的城镇化率是城市化的最直观的体现。

  2011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中国的城镇化率首次突破了50%。

  在中国悠久漫长的历史中,我们一直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小时候,我们听广播里说中国有8亿农民,而中国农民真正达到8亿人,是在1982年至2000年期间,其中最多的一年是1995年,农民人数达到8.6亿。但从2000年以后,农民数量开始快速下降,城市人口持续上升。

  两组数据可以反映人口结构的变化:1978年,中国农民有7.9亿,城市人口为1.7亿;2017年,农民为5.7亿,城市人口达到8.1亿。从1978年到2018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从17.9%上升到58.5%。中国的人口逐渐过渡到以城市人口为主,而不再以农民为主体。我们这代人一直讲8亿中国农民,实际上,今天已经变成了8亿城市人。这是一个颠覆性的变化。

  城镇化率达到50%时,往往会经历一段低谷期

  通过模拟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走过的城镇化道路,我们发现,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时,都经历过一段比较混乱的低谷期。

  以英国为例,1851年,英国经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镇化率达到50%的国家。1851年,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博会,但是这段时期也是英国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时期。伦敦成为“雾都”,泰晤士河流域全部被污染了。1859年,狄更斯的《双城记》描述了社会的动荡和混乱。马克思撰文批判英国的资本主义也是在这段时期。最严重的事件发生在1878年,一艘名为“爱丽丝公主号”的游船不幸沉没,造成640人死亡,但事后调查发现,大多数遇难者并非溺水而死,而是因河水严重污染中毒而死。为此,英国发布了一系列城市改革措施。1855年至1856年,英国先后出台《消除污染法》《环境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由此走上了法制化城市规划的道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西方国家开始大规模地治理环境污染,从而使城市走上了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城镇化率超过60%后,不同的国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反观我国,2011年的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那时候中国的雾霾也比较严重,同样面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但是,随着城镇化率的逐渐提高,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报,2019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突破60%。

  今天,放眼全球的城镇化水平,中国大约处于中间的位置,我们应该怎样走好下一程呢?

  但是,当城镇化率超过60%以后,不同的国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国家一直在往前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有些国家的发展就此停滞或者慢了下来。

  如果用一个坐标轴来表示,横轴是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率,纵轴是一个国家的人均GDP。我们把所有的国家都放在这个坐标里,结果会发现,全世界的国家大致被分成三大类。

  第一类国家的城镇化率在50%附近,人均GDP基本不足1万美元。中国的人均GDP为1万美元左右,也在这一组的行列,这一组基本上都是第三世界国家。

  第二类国家的城镇化率基本达到了80%,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但是处在1万到1.8万美元之间,始终上不去,俄罗斯、拉丁美洲国家以及大多数东亚国家都在这一组。

  第三类国家,城镇化水平达到了80%以上,人均GDP也突破了4万美元,处在这一组的国家就是我们所说的发达国家。

  简单来说,全世界的国家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率在50%左右。第二种和第三种国家都已经达到了80%左右的城镇化水平,但是两者之间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这条沟叫什么呢?就叫“中等收入陷阱”。

  走智力城镇化道路,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那么,是什么因素在第二类国家向第三类国家转变的过程中阻碍了它前进的步伐呢?

  我们可以看到,第二类国家大多是依靠某种特别的优势(自然资源、人口等)发展起来的国家,而第三类国家则是拥有智力创造、创新意识、设计能力的国家。

  我们分析全球各个国家城镇化的规律,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城镇化率的提升,会带来大量劳动力的转移,这个转移具体表现为从农村的体力劳动到城市的体力劳动;但城镇化发展只有体力劳动的转移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只能完成一个低级的城镇化,这种城镇化的结果就是掉进“坑”里去。

  城镇化发展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农村的体力劳动到城市的体力劳动;第二个阶段,从城市的体力劳动进一步发展成为创新、创意等智力劳动。只有完成二次转型的国家,才能走向智力创新,才能取得飞速的发展。那么,问题的关键很明确了,我们国家的城镇化要想避免成为走向停滞的第二类国家,要想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只有依靠大力发展创意、创新产业。我们不可能仅仅靠建房子、修道路、造城区来完成城镇化,我们必须提高智力劳动水平,要靠智力的创新、创意来谋求发展。

  根据对国际经验的研究总结,城镇化率达到60%以后,不同的国家与城市将会走向截然不同的两条发展道路:一条是智力的城镇化,另一条仍然是体力的城镇化。今天,中国正好处于这两条道路的分岔口上。

  过去4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绩是靠全国人民的勤劳干出来的,那么未来,我们城市发展则要靠智慧,走向创新、智慧、生态的新的高级城镇化阶段。以创新驱动城市发展,以智力创新带动整个中国城镇化发展,走智力城镇化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镇化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双向提升

  从全世界目前的情况来看,发达的国家一定是城镇化水平高的国家,这也就意味着,没有完成城镇化进程,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

  我们要尊重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尊重这个规律,才能站在历史规律的高度看待问题。

  中国未来的城镇化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双向提升。一方面,留下一部分人在农村,并进一步提升农村的智力劳动水平;另一方面,城市里要淘汰高物耗、高排放的落后生产力,提升智力创新能力,以智力劳动推动智力城镇化。这将是我们未来要走的路。

  (作者:我会副会长,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本文由《解放日报》根据2019年SORSA论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