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归学人 >> 主题栏目 >> 历史一页

中德友谊的结晶――忆留德预备部初建

作者:赵其昌

2019/10/11 9:26:38

  1978年8月,教育部(时称“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公费派遣3000名留学生出国学习理、工、医、农专业。其中有留德、留法和留日的大学生各100名,另有留西欧、北欧、美、日的进修生。

  出国留学,先要在国内进行语言培训。培训德语的留德预备部建在哪里为好呢?根据同济大学与德国交往的传统及自身“两个转变”的决策,时任校长的李国豪教授积极争取将其建在同济大学。最后,获得了教育部的批准。

  1979年1月4日,李校长携校部有关领导,在胜利楼(今逸夫楼前身)召开筹备会议,宣布有关文件及决定。1月22日,外语系召开全系大会,民主选举我为正系主任,兼留德预备部主任;应云天为副系主任。至此,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所专门为留德人员设立的语言培训学校,在约一个月的时间内,宣告完成筹建工作。

  “留德预备部”是简称,其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留学生预备学校”;德文简称“Kolleg”,相当于联邦德国境内为外国留学生进入大学做准备的“预科”(Studien Kolleg)。

  德方的密切配合

  1979年2月28日至3月2日,教育部代表团(以罗劲柏司长为首,同济有张德龙和我二人参加)访问德国,在波恩与联邦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MK代表团会谈,商议留德预备部的具体培训计划。最后,共同签署了《中德专家组关于培训中国大学生、研究生和进修生问题的会谈纪要》。

  会谈期间,对中、德两国的中小学学制等进行了对比。德国的中小学教育共计13年(完全中学),中国是12年。这批学员的中小学学习正值“文革”期间,实际学习年限更少。通过教学内容比较,发现这批学员没有学过德国中学的生物、制图、投影几何和微积分等课程。因此决定,一年的培训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德语教学,单科独进;第二阶段,除德语外,加补德国高中课程。两个阶段全部由德国教师执教。

  就在会谈纪要签署的当月,3月28日,以皮隆博士(Dr. B. Pirrung)为首的歌德学院(Goethe-Institut)的德语教师7人,带着他们相应的教材和教学仪器设备抵达同济大学。3月30日,从全国各地高校选拔出来的、1978年全国统一高考中的成绩优秀生100名,来到同济报到。4月2日,师生见面。4月6日,按理、工、医等不同专业分成6个班级,开始上课。效率之高、速度之快,被中、德双方称为是空前的。

  1979年8月28日,开始第二阶段学习,以尤斯腾先生(K. D. Justen)为首的德意志学术交流服务机构(DAAD)的基础课专业教师9人抵达同济。这一阶段,周学时数保持不变,德语课时则减至每周14学时,德语教师也由7名减至5名。

  歌德学院的德语教师每人每周授课24学时,成倍于我国外语教师当时的工作量。此外,他们还给我校德语教师每周讲授教学法2-4学时;给我校8名准备赴德交流的专业课教师讲授德语4学时,并允许他们在留德预备部跟班听课。他们的热情给了我方师生莫大鼓舞。

  中方的刻苦努力

  这些德国朋友都是初次来华,不了解“文革”十年浩劫给中国造成的物质生活贫乏,也很少了解中德之间的文化差异。因此,对不少事物不习惯、不理解,甚至有误解。但是,经我方开诚布公地讲解、组织参观、浏览实况,提供周到的生活服务接待,特别是看到我教职人员刻苦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和学员的勤奋好学精神后,他们逐渐理解了,进而相互钦佩,成了诚挚的朋友,关系极其融洽。

  首先遇到的是住房问题。当时,还没建设现在的汇文楼(俗称外语楼和专家楼),不得不借用西南楼学生宿舍做教室上课,请德国老师先暂住在锦江饭店新南楼一楼。他们说房间小、书橱少、屋内缺地毯等等。我们一方面说明实际困难情况,例如上海人均住房不足4m2,是德国人均住房面积(40m2)的1/10还不到;同时请他们到有关地方实地察看,如我家四口人,居住面积不过21m2,比他们一个人住的面积还小;又如德语教研室的书橱已让给他们,自己不用。随之,他们心平气和了。外办还特地买了草垫铺在他们的办公室和专家楼宿舍。他们看了很高兴,还风趣地说:“这很好,编织有艺术性,比地毯还要好。”

  在工资方面,他们反映每月600元人民币不够用。在得知作为一级教授的同济校长,拿中国最高的工资,每月也只有360元;作为留德预备部主任的我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是每月几十元,不到一百元,还要自付房租和水电费用后,他们觉得不好意思,便不再提及这一问题了。

  同济新村和专家楼周围都有围墙,还设有门卫,他们误认为是对他们的不信任,在监视他们。我们不得不说明,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传统风格,学校、公园,连皇宫都有围墙,相当于德国的护栏或篱笆;门卫则是保卫他们的安全,绝对不是不信任问题。当然也取得了他们的理解。

  最使德国专家感动的是教职工的无私奉献精神,不计报酬,刻苦努力。年轻女同志搬运课桌椅像小伙子一样;有的兼顾外语系和留德预备部打字任务,中、德、英三语打字,速度快、质量高;有的一人处理预备部文件,及时又地道;有的与学员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青年德语教师一方面跟班听课,帮专家翻译,同时给200人班学员上课,而且教学效果显著。专家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受到莫大鼓舞。

  使德国专家受到鼓舞、感到欣慰的还有学员们的勤奋学习和优秀成绩。学员们课堂上精神高度集中,课外作业及时完成,早晨五点钟就起床学习,晚上熄灯后仍有人拿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有的则带病坚持上课,考试成绩都很好。专家们把这些看作是对他们努力工作的回报,并一致反映“中国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是拉美和欧美国家学生都不能比的”,有的说“中国人学外语真是天才”,女专家伦施则说:“见到学生这样认真学习,我简直忘了疲劳和炎热。”

  成绩空前优秀

  第二阶段的培训共计14周,要求达到德国大学入学的语言和基础课要求,由中、德双方组成的考试委员会验收。1980年5月24日,考试结束,结果是总平均1分多(德国的1分最好,相当于我国的5分),不到两分;多名学员总成绩得1分,可谓空前优秀。

  歌德学院代表说,他们在全球有127个分院,中国学生的成绩是最好的。DAAD的代表说,这是他们所知德国内、外的预科中成绩最优秀的。以皮阿措罗先生(Piazolo)为首的联邦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代表团于1980年初到北京与教育部代表团举行第二次会谈,在会谈纪要中,一致肯定预备部的培训成绩优秀,认为是中、德人民友谊的结晶,“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是中国培养留德学生的重要基地”。

  第二届学员有110名,于1980年3月17日到达同济,开始第一阶段的学习。其培训安排与第一届相同,只是所学专业增加了文科,如未来学、社会学、图书馆学、电影技术、刑事技术和德国语言文学。因此,德国教师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奔赴联邦德国

  1980年是自1877年以来,中国向德国公派留学生的第103周年。

  为了进一步明确出国留学的目的、任务和外事纪律,增强为四化建设努力学习的信念,以及熟悉德国国情和高校情况,在出国前后,分别由我国教育部在上海和北京,由DAAD在德国各安排了一个月的集训。

  德国大学的不少专业,例如化工、电工、矿冶、机械制造和农业经济等,要求学生入学前有两个月的实习。因此,出国启程时间分成了两批。有学前实习任务的26名学员,六月初开始国内集训,六月底抵达德国,先在德国集训一个月,后实习两个月;没有学前实习任务的76名学员,则于八月底抵德,同样集训一个月,到校熟悉情况两三天后,两批学员都于1980年10月15日开始当年的冬季学期(我国称秋季学期)课程。

  留德预备部的学员在国内就与德国教师结下了深厚友谊,出国后,彼此仍保持不断的联系。这些德国教师关心学员的生活和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初到德国遇到的困难。这种关心,进一步促进了留德学生的健康成长。

  这批留德学生,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德国的学习成绩都很优秀,经常受到有关学校和教师的赞扬。一般学员都能按规定时间完成学业,不少人则提前完成学业。如今,这批留德学员中已有不少人成为教授、科研领军人物和公司老总,成为中德友谊的结晶。

  (作者:原同济大学原德语系主任,2018年12月逝世。本文转自“中德人文交流”公众号,照片由姜锡祥老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