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归学人 >> 主题栏目 >> 历史一页

从凯旋门走向革命路――纪念留法勤工俭学一百周年

作者:夏瑜

2019/5/5 15:18:45

  今年是留法勤工俭学一百周年。百年前,因为巴黎和会和“五四运动”,赴法勤工俭学成为爱国学子们报国的重要渠道。他们中走出了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抗日斗争、社会主义建设,为今天人民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谨以此文先给百年前赴法勤工俭学的革命先辈和海归前辈们。

  勤于工作,俭以求学

  因受“一战”影响,法国经济萧条,食物匮乏,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的李石曾便在巴黎创办豆腐公司,生产营养价值很高的豆制品。李广安、张秀波、齐致等人在此做工四年,工余求学,颇有成就。1915年,李石曾和蔡元培等人便发起成立“勤工俭学会”。《会章》第一条规定:“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增进劳动者之知识为宗旨。”

  经华法教育会的极力宣传和各省留法预备学校加紧培训,第一批89位勤工俭学者于1919年3月17日从上海杨树浦码头启程赴法。当时在北京组织湖南籍学生赴法的毛泽东同志也赶到上海半淞园欢送赴法学子们。这些学生到法后,寻找工作成功率很高。于是,国内学生争先恐后赴法勤工俭学。据记录,前后有17批,人数高达1580人,加上初到及尚未登记者100多人,到赴法勤工俭学停止时,达1700多人。

  因当时国际上共产主义思潮兴起,国内“五四运动”爆发,加上赴法勤工俭学的特殊形态,这些学生中有许多人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先进分子,后来又进一步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领袖人物。

  周总理:留学、革命两不误

  周恩来于1898年出生于江苏淮安,祖籍绍兴。17岁留学日本,四年后回国,进入天津南开大学学习,投身于如火如荼的“五四运动”。1920年11月,22岁的周恩来登上法国“波尔多”号邮轮,开始了他游学欧洲、追求真理的征程。其时,周氏家族家道中落,已无力支付他的留学费用。据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所述,他的经费来源是南开大学一位创办人严修设立的“范孙奖学金”。

  在英国,周恩来住在罗素广场附近的伯纳德35号,一所学生寄宿的房子。他深入工矿和码头,广泛搜集各种资料。考虑到伦敦生活费用太高,周恩来去了巴黎,白天在郊区的法盟法语学校补习法文,进行社会考察,夜里翻译小册子,给天津的《益世报》写通讯,时常因熬夜而睡眠严重不足。在巴黎,周恩来接触到了北京大学讲师张申府。张申府应里昂中法大学之聘赴法,又受陈独秀、李大钊委托,旅欧期间负有在旅法华人中发展组织的任务。1921年春,周恩来经张申府夫妇介绍,加入巴黎共产主义小组。

  1922年3月初,周恩来与张申府等由巴黎迁居德国,住在柏林郊区瓦尔姆村皇家林荫路54号。他们与在柏林的中共党员张伯简组成旅德支部,经常来往于柏林与巴黎之间,联络勤工俭学同学和进步华工,举办报告会、演讲会,宣传无产阶级革命思想。1922年6月,巴黎西郊布伦森林中的一块小空地失去了往日的平静,一群中国青年在此聚集,召开了旅欧共产主义组织的第一次代表会议,来自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国的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王若飞、陈延年、陈乔年等18名代表出席。会议开了三天,通过了组织章程,确定组织名称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选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三人,即赵世炎、周恩来、李维汉。为了便于在法国警探的侦查下秘密工作,三人各用一个代号,周恩来的代号为“伍豪”。会议还决定出版机关刊物《少年》,由周恩来负责筹办。同年8月,《少年》创刊,编辑部就设在戈德弗鲁瓦街17号一个简陋的三层楼小旅馆内,那里也是周恩来的居住地。

  在“范孙奖学金”的资助下,周恩来的留学生涯实际上成了他对西欧这一资产阶级革命及工业革命发祥地的实地考察过程。他的活动中心是巴黎,间或往返于比利时及德国等地。经较为系统的考察,周恩来确立了共产主义的信仰,成为中共旅欧总支书记。

  聂帅:旅欧青年的成长

  “五四运动”时期,出生在四川江津县吴滩场附近石院子,年仅20岁的聂荣臻在家乡参加学生爱国运动。为免遭反动军警抓捕的危险,他抱着学习西洋先进科学的理想,于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并积极投身旅法学生运动中。1922年,聂荣臻转赴比利时,就读于沙洛瓦劳动大学化学工程系,同年8月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与刘伯坚一起负责旅比利时支部工作;1923年春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旅欧社会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委员、训练部副主任;1924年10月,聂荣臻奉命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后转入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军事;1925年,因革命需要,和中国班的同学们一起回国。在国外的五年多时间里,聂荣臻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转变,由“实业救国论”者转变为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革命论”者,最终成长为一位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陈老总:“文学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陈毅,1901年8月26日出生于四川乐至复兴场张安井村,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他梦想当个文学博士,长期专注于法国文豪巴尔扎克、雨果和卢梭的作品。“五四”前后,国内新文化运动兴起,他也是同学中唯一能用白话文写作的人。勤工俭学在学生中盛行的潮流,起初似乎和埋头苦读的陈毅没关系。

  然而,陈毅的文学梦迅速破灭,萧条的法国经济使工人生活越来越艰难,在法华工更无立足之地。他自己也面临失业失学的危险。于是,陈毅越来越倾向革命,于1920年参加了李富春等人发起组织的“工学世界社”,次年因参加500多名勤工俭学同学们发起的“二·二八”运动,为争“吃饭权、工作权、求学权”而被法国政府找到“口实”,结果被武装押送回国。

  1922年1月,21岁的陈毅和部分被遣返的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回到了老家四川。他和黎纯一以四川留法归国学生代表的名义,撰写了《留法勤工俭学生被迫归国后宣言书》,详细陈述了中法政府合谋将104名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以武力押送归国的原因和过程。《宣言书》最后“请求各界与政府质问其究竟,一面求法理之昭彰,一面赔同人(遣返留法学生)之损失”。然而,当时四川各路军阀正为争夺防区而混战,陈毅在重庆和成都奔走数月,无功而返。

  这使他再一次认识到,依靠个人的努力来推动或迫使任何一个封建政权、资产阶级政权做有益于民众的事情,都是徒劳的。陈毅随即与蔡和森取得联系,开始从事中共中央的刊物《向导周报》的发行工作,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小平同志的留法艰难岁月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出生于四川广安,1920年9月和叔叔邓绍圣及其他约200名勤工俭学学生(约半数来自四川)一起,从上海乘坐“鸯特莱蓬”号邮船前往法国。他们都是四等舱旅客,没有自己的舱位,也不能到餐厅用餐,不得不睡在甲板上或通风条件很差的货舱里。这次航行令他们吃尽苦头,许多人晕船,以至于在远未到达马赛之前,便开始询问返家的可能性。

  当年10月,16岁的邓小平及其伙伴们终于抵达马赛,随即前往巴黎。华法教育会的官员把这些来自重庆预备学校的学生,每20人左右组成一个小组,分送到各省的中学就读。邓小平和他叔叔所在的组被送到诺曼底的巴耶中学。这些年轻的中国人重新开始中断了的法语学习,又到工厂做工,为的是获得基本的生产技能,挣到足够的钱,作为日后进一步接受教育的费用。

  1921年3月,邓小平和同学们一起离开巴耶中学,回到巴黎,向哥伦布华法教育会求助不成。半个月后,他和邓绍圣等11人来到法国南部的克娄梭城,进入钢铁厂,成为一名工人,从事特别繁重的劳动。之后不久,邓小平又回到哥伦布华法教育会,终于从该会得到每天五法郎的微薄补助,同时在饭馆当招待,在车站、码头送货、搬运行李,到建筑工地推砖、搬瓦、扛水泥,或者打扫工地和清除垃圾……这是邓小平在法国勤工俭学最艰苦的时期。

  1922年2月,邓小平来到小城蒙达尼,成为哈金森工厂的一名临时工,作为不熟练工人被派到胶鞋车间;10月底,进入法国东部塞纳河畔的夏狄戎(Chatillon,巴黎近郊,现属94省)公学学习。1923年2月初,邓小平中断了夏狄戎公学的学习,又先后在哈金森工厂和雷诺汽车厂等企业工作,直至1925年4月离开巴黎。

  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邓小平留法只有“勤工”,而少有“俭学”,但这五年的经历却也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使他接受了无产阶级革命思想。归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共产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后担任党和军队的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为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功勋,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