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归学人 >> 主题栏目 >> 历史一页

从石库门到凯旋门――寰球中国学生会的历史印记

作者:孙云

2018/6/26 16:16:05

  卡德路191号,位于今天的石门二路育才中学原址附近,如今是一片高档住宅和沿街商铺。90多年前,此地风云变幻,演绎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时代强音――“少年强则中国强”。这里曾是欧美同学会前身寰球中国学生会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处活动场所。

  回眸百年,先后在白克路(今凤阳路)562号、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51号和卡德路(今石门二路)191号活动过的寰球中国学生会,发生过许多推动中国历史的大事:在这里,20批学生赴法勤工俭学,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借此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在这里,举行爱国演讲,创立进步报刊,开办平民学校,积极参与推动五四运动。

  中国今日事业希望均在学生

  1904年6月底7月初,印尼华裔李登辉倡议和召集上海滩知名人士,寰球中国学生会在白克路562号正式成立,以“联络全世界中国学生情谊,互相扶助,交流知识”为宗旨,“借以唤醒青年人之爱国思想”。李登辉当选首任会长,后因复旦公学扩充为大学后,校务繁忙,寰球中国学生会总干事朱少屏接任会长职务,朱少屏时任沪军都督府总务科长、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秘书。后来,寰球中国学生会也因此搬迁至静安寺路51号朱少屏寓所,上世纪20年代后,又随朱宅迁至卡德路191号。

  1915年,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等人发起勤工俭学会,号召贫苦学生出国留学。1919年3月17日,徐悲鸿等第一批89名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由上海启程赴法。出发前两天,中外来宾300余人聚集在寰球中国学生会召开欢送会,毛泽东特意从湖南赶来送别湖南籍留学生。

  同年12月,毛泽东送别赴法的蔡和森、蔡畅、向警予等,也曾在此借宿。在12月7日的欢送会上,向警予发表演说:“中国今日之种种事业,其希望均在学生……寰球中国学生会实指导学生入正轨之绝好机关……此去应各振精神,以谋各个人自立之职业。且吾人之求学……以谋振刷东方民族之精神,亦吾人应注意也!”

  1919年3月15日到1920年12月15日期间,在寰球中国学生会的帮助下,有20批近2000名学生赴法勤工俭学,对促进中国开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们中包括周恩来、陈毅、邓小平、李富春、聂荣臻、李维汉等早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解放初期,陈毅就曾与机要秘书朱青(朱少屏的女儿)开玩笑:“你父亲还敲了我五块大洋的竹杠!”意即当年曾给寰球中国学生会交了五块大洋的赴法手续费。

  参与五四运动组织集会罢课

  1919年,“五四运动”消息传到上海,李登辉、朱少屏等奔走呼吁,联合各界积极响应。5月7日,寰球中国学生会参加了上海33所学校团体联合致电北京政府、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并参加当天上海各界民众国民大会和誓师大会。由是,在寰球中国学生会会场中,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

  1919年5月11日,上海各校在这里召开大会,成立上海学生联合会,决定各校罢课。6月1日,沪、京、津、宁等地及留日的学生代表在寰球中国学生会召开全国学联筹备会,决定致电各地学联,成立“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总会”。

  五六月间,上海学生联合会多次在寰球中国学生会集会,寰球中国学生会及其所属学校的学生也参加了各次全市性的集会、罢课、示威游行、郭钦光追悼会等。在五四运动的高潮中,孙中山于10月18日莅临寰球中国学生会,作题为《救国之急务》的长篇演讲,号召全国人民起来铲除腐败官僚、跋扈武人、作恶政客三种“陈土”,创造一个国民所有的新国家。

  寰球中国学生会在学界的联合作用引起世人刮目相看。毛泽东在1919年8月4日出版的《湘江评论》第四期撰文《民众的大联合(三)》中,也专门提到寰球中国学生会:“其余各方面依其情势地位而组设的各种团体,象……环球中国学生会(原文为“环”),北京及上海欧美同学会……都是近来因政治开放,思想开放的产物,独夫政治时代所决不准有不能有的……”

  办报办学开讲启迪大众新知

  寰球中国学生会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办刊办报,成立印刷部、出版部和环球杂志社,不定期出版《新年号》《征求号》《纪念刊》等,面向大众启迪新知。1905年,寰球中国学生会创办《环球》杂志(月刊),后来改为《寰球中国学生会周刊》。1906年6月,寰球中国学生会在上海创办中英文对照的《寰球中国学生报》,李登辉、严复、曾子安、唐国安任主编。

  寰球中国学生会还开设“土曜讲坛”,请名人学者到会演讲,有时也受邀去其他机构演讲,每年平均举办约30次。演讲者都是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外交、科学、管理等领域专家。讲坛选题广泛,通过会刊及社会媒体宣传,启发新知,传播学说,培养更多新一代中国人。如美国麻风院主干但那演讲“驱除麻风方法”,教育总长范源廉介绍“西方人的科学生活”,郭任远博士介绍“心理学在社会上的应用”,周厚坤工程师谈“积蓄与投资”,瞿绍衡先生与民众讨论“生育问题”。这些议题在当时都是非常时髦并对改良社会有实际意义的。

  此外,寰球中国学生会还创办日校、夜校和打字、会计、缝纫等各种业余补习班,朱少屏亲任校长。日校设小学和中学部,朱少屏对小学生十分关心,若发现哪个学生的衣服破了,会马上领到“寰球”长聘的裁缝师傅那里补好。夜校则设国文、英文、德文、法文、数学等科目,帮助在职人士提高工作能力。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沦陷。主持会务20余年的朱少屏与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著名文学家林语堂出版英文刊物《ECHO(回声)》,揭露日寇的罪行。日本人十分恼火,派特务暗杀刘湛恩,向寰球中国学生会会所的门房扔手榴弹,炸死看门的工友。朱少屏暂避香港后,1940年出任中国驻马尼拉领事馆领事。1942年,朱少屏和领事馆其他七位外交官在马尼拉被日本占领当局逮捕杀害。

  朱少屏离开后,寰球中国学生会的活动逐步停止。然而,寰球小学、补习学校等一直存在到50年代中期,由它演变而来的欧美同学会更是至今依然在留学服务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续写“少年强则中国强”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