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归学人 >> 主题栏目 >> 学子之声

艺术如何让社区动起来?

作者:马琳

2020/1/2 17:03:58

  自从国际博物馆协会把教育作为博物馆的主要功能后,博物馆(美术馆)如何为所在社区服务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讨论议题。博物馆根据社区的需求进行展出,它的本质是要协助社区意识的形成。在上海,受这股博物馆学思潮的影响,本土化及社区总体营造推展之影响下,社区博物馆(社区美术馆)的理念逐渐得到了重视。尤其是在文旅合一的背景下以及国家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政策驱动下,博物馆(美术馆)如何更好地为所在社区的居民服务,艺术如何进入社区,让社区动起来,成为博物馆学界和艺术界新的讨论议题。

  国际上第一个社区博物馆是建于1967年的美国安那考斯提亚社区博物馆,是美国史密森学会向当地非洲裔美国人社区开展的。安那考斯提亚区是华盛顿东南部一个古老的非裔美国人社区,这个社区长期得不到发展,教育资源缺乏,居民无法享有城市基本设施,犯罪率也居高不下。当时的美国史密森学会秘书利普里(S. Dillon Ripley)认为当地社区的居民是最需要到博物馆看看,享受博物馆乐趣的人们,而唯一的方法就是把博物馆送上门去。安那考斯提亚社区博物馆把先民流传下来的文物作了系统地陈列,不仅保存传统,更重要的是通过展览的理念教给年轻人有关先民奋斗的故事和每一个家族发展的经过,希望他们能对自己的过去有一些了解,从而建立一种爱护家乡的意识,并付诸行动。因此,安那考斯提亚社区博物馆开发了一系列关注非裔美国人历史、社区问题和艺术的展览和公共项目。

  自安那考斯提亚社区博物馆成立以来,社区博物馆这一社区艺术机构的理念已经推行近60年,还在不断地被讨论和关注。我国近些年来博物馆、美术馆发展很快,建设了一大批大型博物馆、美术馆,其中也不乏一些标志性建筑。博物馆、美术馆的基础设施、硬件设施与国际接轨,有的甚至还超过了国外的博物馆、美术馆。例如在上海,有众多的大型博物馆与美术馆,观众的参观量近年来也是节节攀升,观众排队购票观看展览已是一种常态。但是鲜有小型的社区博物馆(美术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自去年开始,一些民间机构在上海开始了社区美术馆建设的实践。如“社区枢纽站”以“艺术进入社区”为主题,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先后在宝山、浦东等区,根据居民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诉求,举办了各种各样的展览、工作坊和公共教育活动,如在宝山罗泾的“边跑边艺术”项目开创了文体结合的新模式;在浦东新区洋泾街道举办的“图像与形式:当代艺术社区展”让社区居民通过展览、讲座和工作坊亲身体验抽象艺术。参与的社区居民既有亲子家庭,也有很多老年人。这等于是把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活动搬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让社区居民不用到美术馆也能享受到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服务。

  2019年“社区枢纽站”的社区美术馆、流动美术馆计划更是被纳入了“上海市民美育大课堂”的整体项目中。“社区枢纽站”结合宝山的群文空间,先是在塘湾村举办了面向村民的莫奈《日出·印象》讲座,后又在月浦镇月狮村结合当地花艺节举办集展览、讲座、工作坊为一体的“今日花放”展览。这些“艺术进入社区”活动,不但让村民感受艺术的乐趣,也与“艺术乡建”联系起来,通过社区实践让更多的公众体验艺术。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社区美术馆是专业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延伸,也是当下的社会实践,通过进入社区文化创新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作者: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