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归学人 >> 主题栏目 >> 学子之声

让优秀传统文化站上青少年德育教育C位

作者:刘纲

2019/8/13 16:44:08

  新时代的中国教育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完成好、履行好立德树人的职责,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德育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首要任务,是事关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否扣好的大问题。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德育教育的现状是:目标务虚、内容空泛、成果低效。教育目标负载过高、过空,内容大而不当、宽而无边,最终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时效性,造成的实际效果是本该在基础教育阶段站立于C位的德育教育却缺位了。钱理群教授说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虽然是现代大学教育的产物,但产生这一恶果的根子在基础教育阶段,原因正是由于有效的德育教育长期缺失。

  造成今天只“教”不“育”的现象不仅是学校的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从内容、方法、考核标准、教师素质、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等,关键是核心思想不明确,没有核心思想就没有核心抓手,相比较“教”的蓬勃发展,就是明确以利益为导向,以分数为抓手,学生、老师、家长被裹挟其中,虽叫苦不迭,但“乐”此不疲,围绕在这条巨大产业链上的培训机构、出版社等利益体赚得盆满钵满。政府呼吁多年的素质教育和为学生减负始终没有成效,更有甚者,素质教育变成孩子们新的负担。

  学校是小社会,学校问题只是整个社会问题的投射。中华民族历来尚德,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都以高尚的道德作为他们的至高境界。但是自“五四”始,传统文化在教育中式微是不争的事实。时至今日,一提传统文化就被说是有复古之嫌,不与时俱进。熟不知,“教”“育”有别,“教”是教变化的,而“育”是育不变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仁爱共济、崇德弘毅是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生命力之源;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根基。确立中华优秀文化在基础教育阶段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核心地位,是为了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学校是主战场。“德”靠养,不靠教,德育教育要靠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为抓手,以“完美人格教育”为目标,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古人的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的教育理念,历经数千年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书法、篆刻、武术、中医药等,无不蕴含着中国人最朴素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内核,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认同,所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是打底色、划底线,是解决一个族群认同和身份确认的问题,很难想象一个不认同中华文化的人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从《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到孔子的仁、义、礼、智、信;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其中的精神、境界、风骨、情怀、担当一脉相承。文脉即血脉,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内心一定流淌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血脉。

  (作者:上海市商业经济学会社区商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