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归学人 >> 主题栏目 >> 学子之声

大力拥抱国际组织落“沪”

作者:胡志武

2019/5/5 15:11:56

  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连续八年保持世界第一,但高端航运服务能力、以国际海事话语权为代表的航运软实力的欠缺和短板依然突出,离“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仍有不小差距。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是落户上海的国际海事组织数量和层次与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不匹配。

  目前落户上海的政府间国际组织(IGO)仅有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亚洲技术合作中心(IMO MTCC Asia)等寥寥几家。在沪登记注册的国内外非政府组织(NGO)只有30余家,仅有个别是国际行业组织的总部机构。除国际海事组织(IMO)外,与海运相关的IGO有63个,约50%的总部设在欧洲,其中英国伦敦7个;与海运相关的NGO有76个,约80%的总部设在欧洲,其中英国伦敦26个。

  近20年来,随着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国际航运重心东移,而现有的国际海事机构总部基本上位于西方发达国家,无法满足其实现全球海事治理的要求。在各个洲或地区建立相应的技术性、政策性分区机构,由分区机构代表其协调该区域的国际海事事务,是目前国际海事机构,特别是政府间合作组织的发展趋势,也是全球海事治理格局调整的新机遇。

  上海正在积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港目前是世界第一大港,拥有世界知名的海事院校――上海海事大学,全国最大的海事主管机关――上海海事局,全国最大的船员培训中心,我国唯一一家国家级航运交易所――上海航运交易所。这些一流的航运大环境使上海成为国内外知名航运机构入驻中国的首选之地:综合运力世界第一的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总部在上海,全球排名前20的班轮公司都有分支机构在上海;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世界海事大学(WMU)等国际知名航运服务与教育机构,都有办事处入驻上海。

  在有关方面的扎实努力下,已有两个具有较高地位、较强影响力的国际海事组织落户浦东:一个是国际海事教师联合会上海中心(IMLA Shanghai Office),另一个是国际海事组织亚洲技术合作中心(MTCC Asia)。为了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能级,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加快深化航运服务业对外开放,以产业集聚带动机构和人才集聚。简化船舶交易、船舶登记、海事仲裁、航运咨询等领域外资企业进入市场的办事流程,降低外资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和运营风险,提升各类国际航运组织和功能性机构在沪集聚的信心和热情,以更具发展空间的事业舞台吸引机构和人才。

  2.尽快出台国际组织在华注册登记的细则。公安、民政和其他业务主管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在银行、外汇、税收、法律保护、人员雇佣、外事管理等方面对国际组织在华注册的相关政策。在坚定四个自信的基础上,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做到对国际组织在境内活动管理和服务的依法有序。

  3.建立健全国际海事机构落户浦东的保障制度。对已经落户浦东且取得较大成果的国际海事教师联合会上海中心、国际海事组织亚洲技术合作中心,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并以此作为实践平台,建立健全国际海事机构落户浦东的保障制度,摸索出一套对接国际规则、配合国家战略、符合上海情况的做法,为今后政府间国际组织入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作者:留日分会秘书长,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