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归学人 >> 主题栏目 >> 深度思考

塑造城市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海师范大学分会课题组

2015/8/28 15:58:17

  什么样的城市才能称得上“全球城市”?这对被现代化与全球化因素交织影响的中国各大城市来说,是一个急迫而又新鲜的课题。从去年下半年起,以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上海分会会长、我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分会会长陆建非教授曾领衔课题组,在上海本地人士、外省市人士和外籍人士群体中展开了问卷调查,对上海城市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以中青年人群为主的近千名被调查者参与其中。6月4日,参加“城市跨文化交际能力——全球城市的重要标杆”研讨会的学者认为,城市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全球城市的重要考量标准。

  公共空间——不只是城市文明的表征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中国城市文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中国城市文明塑造进程中,城市的公共空间还存在一些短板,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如2014年12月31日外滩迎新年踩踏事件,从公共空间行为的规约及管理的角度去审视此事件,不难看出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在空间文化行为方面暴露出明显的短板。

  陆建非教授认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公众性,诸如医院、剧院、电影院、办公楼,以及公交、地铁车厢、停车场等。市民在公共空间所展示的文明素养是城市形象的窗口,它们通过很多非语言交际的行为体现出来。

  增强广大市民建设全球城市的责任感,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城市公共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中来,这种切身体验十分必要。例如,公共空间的行为文化,城市跨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城市跨文化识别体系的完善,多语种的语言文字环境,这些方面都体现着城市公共空间的管理水准,也会对市民的公共行为和生活有着潜移默化的约束作用。

  上海要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文明水平和管理水准,需要对全体市民进行长期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强化市民的“公共空间意识”,使既往的“公共空间行为”脱离原有的“路径依赖”,更加符合国际惯例;按相关规定,预留足量的空间用作新型商品房社区文娱活动空间;在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时遵循“典雅、得体、人性”的原则,提升宜居性与愉悦性;消除噪音污染,营造“干净”“安静”的宜居环境,这是公共空间的重要质量指标;完善诸如气象、环境、出行指数等信息发布沟通机制,提升城市的亲和力与吸引力;大力整治流动摊位,美化报亭、书摊、高速公路休息服务区等;加快对公共空间行为及管理规范的建章立制进度,提升科学化水平。

  海派魅力——上海城市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

  爱上海因为机会多面对“你喜欢上海吗”这个问题,受访的外省市人士中,64.73%的人选择了“喜欢”,外籍人士选择“喜欢”的比例为86.08%。问卷结果表明,生活在上海的大部分外省市人士和外籍人士,对上海的整体印象不错。

  在被问到“如果您喜欢上海,那么上海最吸引您的地方是哪里”时,三类人群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机会多,发展空间大”和“国际化程度高、文化多元”这两项。上海本地人士和外省市人士不喜欢上海的原因,则主要集中在“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和“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市容不整洁”两项上。而外籍人士则首选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市容不整洁”和“市民文明素养不够”这两项。

  最喜欢的地方是外滩在被问及“当您拿起相机时,最愿意将镜头对准哪里”时,上海本地人士、外省市人士和外籍人士均首选外滩。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外滩是上海历久不衰的地标性国际形象。

  近半老外想留上海在上海城市归属感的调查上,36.64%的外省市人士表示愿意留在上海,48.97%的人选择了“不确定”。外籍人士中虽然愿意留在上海的比例达45.99%,但也有43.04%的受访者表示“不确定”。这一结果一方面反映了上海在全国,尤其是周边城市当中的领先优势已不如往日那般明显。另一方面,外来人口意向中的下一个生活和工作的城市,基本都在上海周边地区,这其实也表明了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都市群概念的日渐确立。

  新移民首遇语言障碍对于如何看待“上海外来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上海人口构成日益多元化”,25.64%的上海本地人说“很好”,62.05%的本地人说“可以,但要提高门槛”,4.62%的本地人持“无所谓”态度,仅有7.69%的本地人说“不喜欢”。

  调查发现,外地新移民居住在上海,遇到困难或感到不方便的主要方面依次为:语言交流、饮食习惯、交通出行、休闲娱乐、文化活动、子女教育、医疗保险、就业等。对于“上海话”的掌握程度,51.71%的移居者表示“完全不会”,20.55%的人“会一点”,23.29%的人“不会说,但能基本听懂”,只有4.45%的人“已经比较熟练”。

  老外眼中上海人友好居住在上海的外籍人士对中国邻居的印象,16.03%的人认为是“热心仁爱”,35.86%的人认为是“友好”,40.51%的人表示与邻居“不太交流”,认为中国邻居“不友好,难交流”的比例为7.59%。

  在被问及英语口语能力如何时,选择“非常流利”和“比较流利”的被访上海本地人士达6O%,外省市人士这两项加在一起的比例是42.46%。但是当外籍人士被问及“在上海用英语与当地人交流时觉得是否顺畅”,选择“不是很顺畅,很难与对方交流”和“根本无法和对方交流”两项的合计百分比是73.84%。

  上海电影节最受欢迎在被问及“上海的文化节日,您认为比较成功、知名度比较大的是哪些”时,上海本地人与外省市人的选项排列完全一致,即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旅游节、F1上海站中国大奖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上海国际艺术节、城隍庙元宵庙会、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外籍人士选项依次为:上海国际电影节、F1上海站中国大奖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旅游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和城隍庙元宵庙会。

  外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石

  英语在上海的城市发展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性,没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就不会有上海过去30年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和未来成为全球经济、文化中心的显著地位;没有英语的长足进步,将不会有上海未来30年全球城市的发展战略。日本能够成为世界上学习外国先进技术最快的国家,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日本有大量研究人员能够最快速地将最新的科学技术翻译成日语。

  英孚教育集团副总裁兼青少年部总经理白皎宇女士认为,积极鼓励使用英语可以使跨国、跨文化沟通不会因为语言而存在障碍。英语可以帮助上海达到沟通全球化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英语将成为至关重要的经济交流的工具。

  《中国日报》21世纪教育传媒上海分部主任刘辉先生同样认为,在全球化的时代,语言将成为加速全球一体化的工具。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既要成为国人了解世界的窗口,也要成为全球了解中国文化的桥头堡。无论是英语语言的学习还是多语种的学习,不仅要处于国内的领先水平,更应该跟国际接轨。基础语言的教育和学习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建设的根基。

  上海市川沙中学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聘请外教。2011年开始,学校从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大等高校引进了优秀的硕士毕业生作为开设第二外语的教师,迄今已相继开设了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四门外语。川沙中学校长陈忠新认为,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未来市民,仅仅掌握一门英语是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二外的开设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为生涯规划等提供更多的选择。

  市民素养——全球性城市的重要标杆

  曾经在日本留学多年、近年又在日本孔子学院任中方院长的施永达教授一直关注和思考着日本东京、大阪等城市文化对这些大都市发展的影响。他指出,优秀的历史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一旦失去,以后就无法恢复过来,日本有一些标志性建筑保留得非常好;非物质文化则包括在历史场所当中形成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日本人的礼仪礼貌、对人非常谦和、亲切等。

  上海大学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心主任庄恩平研究了20多年跨文化交际,他认为上海关于全球城市的研究课题不少,但是大多聚焦在硬件上,我们还应该关注软实力对建设全球城市的作用。当前,我国有四个方面面临跨文化挑战:新闻传播面临跨文化挑战;“一带一路”面临跨文化挑战;公共外交面临跨文化挑战;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跨文化挑战。他指出,全球城市的标杆在于全球城市市民的跨文化素养,即跨文化视野、跨文化思维和跨文化能力。

  《2013中国旅游国际网络关注度的研究报告》指出,美国网民对中国的书法绘画文化印象最深;英国和德国网民对中国的人文景观印象超过了自然风光;中国人民的勤劳给澳洲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日本网民最能理解中国的茶文化,其次是书法绘画,中国的江河湖泊文化也让日本网民印象深刻;东南亚地区对中国最深的印象则是“帝王文化”,以及人民的“亲切友好”。

  上海师大旅游学院副教授、荷兰欧洲城市比较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冯翔女士由此提出,上海应该以建设全球城市的目标,重塑我们的旅游产品,要用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去推广给他们想要的东西。唯有如此,才能把我们目的地的吸引力和整体旅游的吸引力提升起来。让跨文化在整个旅游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不是大而空的东西,是研究游客的行为,从游客喜欢什么出发提供我们的产品。

  多元文化——国际大都市肥沃土壤

  开放、包容、多元的文化氛围是国际大都市或全球城市发展的一个肥沃土壤。在一种非常宽松、包容的文化氛围里人们会放飞梦想,让五光十色的艺术在这儿生存下来。

  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被认为是最多元化的欧洲城市,它的半数居民为外国人,他们来自179个国家或地区。2014年阿姆斯特丹接待530万国际游客,被评为欧洲“最佳好客城市”。荷兰皇家跨文化研究院中国总代表邓文东表示,阿姆斯特丹的多元化不仅源于开放及容忍的城市精神,也由于当地政府将平等和个人融入定为政策的主要目标。“荷兰有一句话很动人:让所有人都能够和平共处。这是对阿姆斯特丹开放和包容精神最贴切的总结。他们多元化不仅体现在文化上,在信仰、生活方式等都有非常大的包容。”

  美国哥伦比亚市是一个10万人口左右的中小型城市,它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所有学校都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供多元文化交流机会。市政府还为多元文化的群体提供各种服务,如医院为外国病患提供多达十几种语言的免费翻译服务等。

  上海大学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心主任庄恩平认为:“我们更要关注全球城市多元文化群组之间的动态过程,如果在过程中产生了负效应就是文化冲突。如果这个动态能产生正效应,不同文化的群体就能产生良性互动和相互融合,就能积极地在互动中推进跨文化间的交流、沟通、融合。”

  上海师大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跨文化交际研究中心主任戴晓东提出,海派文化体现了多元、包容、创新、整合的城市文化的特色,和京派文化、内地文化有着鲜明的差异。海派文化的优势在它的跨文化性和国际性。上海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国内,社会本身是多元的,外地人融入上海需要跨文化的精神和政策来支撑和管理;另一方面,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需要和世界各种文化、各地区各社群的人交流,需要一种超越单一文化视角的能力和精神。一个城市制定跨文化政策有一个基本衡量原则,那就是内部的移民、不同层次市民的流动、文化的流动是否可以顺利实现;国外的专家、学者、普通游客来到我们这儿,对宗教、艺术等不同的偏好,是否能够比较包容。另外,社会环境也需要满足不同文化的需求,如不仅要有英文的电台、报纸,还应该有其他语种的媒体、节目,有双语、多语的城市地图、标识等。

  教育体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切入点

  跨文化能力涉及方方面面,但基本的要素在于跨文化思维、跨文化适应、跨文化沟通技能和跨文化知识。跨文化能力已然成为全球化社会中各类人员的必备素养。因此,政府官员、专业人士以及社区居民等城市个体都应具备跨文化素养,这是全球城市软实力的体现。

  汪腊萍曾经担任美国密苏里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她认为,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引入教育体系,是培养中国城市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力切入点。可以通过基础教育向学生传达丰富的多元文化信息和知识,还可以面向市民定期开展多种多样的跨文化教育活动,在公共场所提供多种语言文字标识,建立官方网络媒体平台提供实时翻译服务,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中国城市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跨文化教育不仅仅指学生的跨文化教育,而且还是对全社会公民的跨文化教育。在中国城市的跨文化交际教育中,政府应该起到引导作用,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建立与外国人社区的沟通渠道,通过政府宣传、网站、媒体、在线学习课程等提高普通民众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加强高等教育中的跨文化沟通培训,尤其是尽早启动跨文化能力人才的培养方案,让更多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参与多元文化互动过程,增进跨文化之间的互动理解,化解有可能产生的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