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归学人 >> 主题栏目 >> 深度思考

做全球科技创新的领跑者――两院院士座谈会建言荟萃

作者:肖边

2015/7/9 16:14:07

  4月25日下午,围绕“上海如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我会举办了一场“高大上”的院士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陈竺,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沙海林参加座谈并分别作了讲话。我会会长吴启迪主持座谈会。8位院士以科创中心为焦点,以专业研究为角度,以改革发展为己任,交流思想,碰撞火花。

  建立符合人才规律的评价体系

  陈竺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

  要建立更加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有关扶持政策要向年轻人和复合型人才倾斜。

  我们的人才体系现在存在很大的问题是评价体系仍有一种指挥棒效应,所以看看上海这方面能不能率先建立更加科学的符合人才规律的评价体系,一是分类指导的人才评价体系非常重要。以医疗性为主的医生为例,你硬要他去发表多少论文,算影响因子的点数,一定会发生大的问题,更何况已经发生比较大的问题了,如果只是个别实行,我们可以说这是人员的素质,但是当一个事情出现一种倾向性时,一定是指挥棒出了问题。一家研究型医院里,会有一支队伍是以医疗为主,一支队伍是以教学为主,还有一支队伍可能是科研为主,这种精细化的评价体系能不能快点弄起来,不要在一些相对来说还比较欠发达的地区容易滋生的毛病在上海还要犯,这跟我们的地位就不相称了。二是应考虑对中青年人才,特别是对35岁以下的人才,要给予一些倾斜性的重视。大量事实已经证明真正最有创新潜能的年龄段是在30岁到40岁。我记得几年前,我跟一些国外的朋友谈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人家马上就说45岁还算什么rising star,那应该25岁左右。所以应高度重视博士、博士后,他们是最出活儿的群体。我们现在教授的待遇和国外差距已经不算太大了,而义务教育阶段,有奖学金、助学金政策也非常好,但是最不足的就是研究生,特别是博士、博士后。三是要更加重视复合型人才,尤其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文化的跨界人才。要想办法把一些泛泛的东西转化成更加科学的、精细的评价体系。

  发挥欧美同学会示范、资政、纽带的优势作用

  沙海林 上海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

  欧美同学会及广大会员在科创中心建设中可发挥三方面的优势作用:

  首先,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希望各位院士和广大会员,进一步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立足岗位,放眼全球,海纳百川,追求卓越,攻坚克难,追求卓越,建功立业,勇于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为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氛围,为引领大胆探索、勇于开拓的创新文化发挥积极作用。

  其次,要发挥咨政建言作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迫切需要健全中国特色决策支撑体系,大力加强智库建设,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近年来,市欧美同学会在这方面已经开展了很多工作,特别是成立同学会研究中心以来,产生了许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希望各位院士和广大会员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多建实言、多献良策。大家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我们都会通过相关渠道及时传递。

  第三,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要求相比,上海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的矛盾仍很突出,世界级科技大师、领军人才非常不足,创业人才和其他方面的各类人才远远不够。希望各位院士、会员进一步发挥密切联系海外、熟悉科技前沿的优势,多做牵线搭桥、引才荐才工作,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以各种形式参与科创中心建设。市委统战部也将努力做好人才推荐工作。

  明确目标,做好顶层设计

  陈凯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该有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科学机构、大的科学中心和国际科学组织;有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群体,处于国际先进地位的研究领域和引领创新科技产业发展的企业;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基础研究成果和变革的新理念。为了这样一些要求,需要认真做好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明确阶段性目标,整合优势和汇聚资源。

  健康服务业作为一个高科技现代服务业,特别适合上海作为重要发展方向。上海应该努力建设成为像休斯敦那样的,在亚洲甚至全球有影响力的健康医疗中心城市。努力把张江变成一个试点,建设成为具有活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引领生物医药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上海要有一点从“跟跑者”到“领跑者”转变的文化自信,有一点长远的眼光,更要有一点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定力。基础研究往往是技术和产业革命引领发展关键的突破点,我们要有自己原创性引领的东西,形成一种创新文化、一个创新环境,不断提升创新实力,给予基础研究必要的重视。上海要有这样的使命感和定位,使我们能够在基础研究方面率先在全国做出引领性的工作。

  主战场是核心技术创新

  褚君浩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科创中心的主战场应该在核心技术的创新上。要在模式创新的基础上,加强核心技术的创新——即“互联网+X”:一方面把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方面跟其他各行各业的技术、管理、制造业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要加上各行各业里,特别是制造业里的核心技术。第一是科学规律的发现,第二是科学技术的发明,第三是产业化的应用,这三部曲中,一定要先有科学规律的发现,从而促进核心技术的发明和产业化的应用。

  科创中心的着力点应该要有一批创新能力非常强的、大规模的科学中心,比如辐射中心、生物医药中心、新能源研究中心等;要激发已有研发平台的活力,加强引导和稳定支持,至于它做什么研究,则不要过多限制;要加强行业创新能力的建设。整合企业的创新关注力,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具有研发创新的能力,带动整个行业的提升和发展;要加强大众创新,鼓励普通岗位人员变成一个技术核心能手。

  科创中心的关键点应该是人才团队。既要有领军人才,也要有灰领技术阶层。对人才的激励,完全靠物质驱动是不够的,一定要加强精神的驱动,特别是科技工作者的精神激励,你越宣传他、鼓励他、相信他,他们越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内外兼修,练好人才内功

  丁奎岭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人才是核心,我非常期待在人才方面的大举措。相对来说,布局产业容易,看产业发展趋势投钱,做大做强,学科建设也比较容易,我们上海有优势学科,投项目也相对比较容易,实际上培育人才是最难的。大家都说人才重要,但是落实到重点支持人才,又没办法了,因为这是一个长线的过程。做项目大的平台很快就可以展示,但人才是一个慢功,是一个练内功的时期。所以这里有一个建议,我们要把做展示“肌肉”的项目、平台,与对人才的引进培养,结合起来,既练外功又练内功,内外兼修,这样才能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汇聚科技创新人才的高地,才能很好地支持我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因为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整体水平,如人才、学科、领域都到了“青藏高原”的水平,将来要是不冒尖,不出大的东西就怪了,但是前提是要做好人才这个基础工作,而且要持续地支持,这是一个慢功,更是对决策者的一个挑战。

  政府:强化协调作用,优化投入方式

  金东寒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一一研究所所长兼总工程师

  一是要创造更加吸引人的创业环境,尤其要建立一个公平高效的创业环境,使创业活动便利化,明显降低创业成本,培育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并进一步完善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人才培训、法律支持、企业管理咨询等社会服务体系,制定优惠的政策,鼓励上海的教授和工程师去创业,更重要的是吸引外来的包括外国的有创业热情的人才前来创业,努力打造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硅谷每年新诞生企业13000家左右,每年淘汰企业10000家左右,而这些新诞生的企业就会吸引新的创新要素,释放增量的创新活力。还要创新人才激励方式,可以设计技术配股等灵活多样的人才激励机制。有梦想的人加上有领导力的人和有执行力的专业人才结合在一起,就会创造奇迹,使梦想成真。

  二是要完善创新制度设计,吸引真正的风险投资公司,为创新创业提供金融支持。风险融资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催化剂,美国硅谷就吸引了全美大约36%的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对硅谷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著名的英特尔、谷歌、苹果等公司都是靠风险投资发展起来的。

  三是在继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的前提下,优化政府投入方式,改先投入为后补贴方式,这样可以确保资源向创新做得好的企业集聚。

  四是加强市场监管,维持良好公平的市场秩序,并发挥政府采购的市场牵引作用,并努力改变侵犯知识产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的不合理局面。

  打破部门、地域、国界的限制

  沈文庆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应用物理所研究员

  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该打破部门、地域甚至国界的限制。一般科学大国的中心,包括产业中心,移民都超过半数。像日本这样保守的国家,它的皇家研究所也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外国人。我们现在的研究机构要招外面的人来,并且假如这些外国人想长期留下来还是困难重重,而在美国如果你有水平,巴不得你留下来,会给你绿卡,给你公民身份。

  打破限制,眼光要远一些,应该从国家的需求出发,从全球的发展考虑问题,国家没有排上号,但项目有潜力的,上海也应该支持。从环境、文化角度来说,要有全球视野广泛吸引人才,并配套政策,使海内外顶尖人才能吸引得进来,并留得住。以博士后培养来说,国外博士后是研究的中坚力量,而国内博士后成了寻找工作的过渡时期,上海能不能制定一些政策,让博士后能够获得跟助理教授同样的待遇,安心留下来工作。

  我们的政策制定要注重均衡性、长期性、配套性,一些政策属于短期行为当时能得利,但是没有后劲。在创新文化上有所提升,敢为人先、宽容失败。另一方面,要把研究时间还给科技人员,国家各种项目种类太多和各种评审非常多,表格要填写一大堆,大大占用了科研人员的工作时间。很多科研团队的苦恼在于他们的时间很多都在挣经费、在竞争,政府是否可以试点资助一批已经比较稳定的创新团队,给予长期资助,让他们安心做研究,不再每年浪费很多时间来争取科研经费。

  国家需要生物医药与健康大数据中心

  赵国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建立生物医药与健康大数据中心十几年前就已经提出,虽然并没有列入十二五规划,但非常明确要探索预言生物信息中心建设,为生命科学提供种子资源、材料样本,国家是有这个愿望的。上海在协同创新方面有良好的基础,20年前就开始进行同城协同创新。既然有基础,又是发展的趋势,又是国家的需求,所以这是有必要做的。

  建立生物医药与健康的大数据中心,关键点就是在上海现有的基础上,要做好两个大结合,通过这两个大结合,来形成科技创新链,或者促进形成科技创新链和创业的价值链。这两个结合,一个是我们的疾控、医卫、社保、环保体系和生命科学、医药领域的结合;第二,现代生物医学的检测,其中保证高通量组学的检测技术体系,还有生物信息技术平台的结合,这两个结合是有榜样可循,有经验可鉴的。第一个方面,疾控、医卫、社保、环保体系和生命科学、医药领域的结合,最好的榜样就是台湾,台湾努力做这件事,现在做得非常好,他们真正把医保社保体系和科研体系结合起来。第二个方面,两个技术的结合,深圳的华大基因也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规划要有长远眼光

  郑时龄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

  我们要思考,怎么样把原有的一些已建成的科技中心的作用发挥好。譬如紫竹园区,本来应该很好地依托交大发展,但是如今的实际情况并不如人意。包括原来崇明东滩的规划,也是希望成为生态科技研究的中心,类似的中心还有一些,这些中心现在的情况怎样?是否达到原先的规划发展目标?这些思考有助于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提升。

  上海失去了很多机会,很多东西弄了一半甩开,比如我们的前滩,原来搞了一个体育中心,其实应该留下来,因为上海总有一天要申办奥运会,现在在那里搞了大批的办公楼;另外上海应该有一个万人以上层级的大型国际会议交流场所。世博会的时候我就建议搞一个六千人的会议中心,最后就搞了一个多功能厅。上海新建的国家会展中心147万平方米,是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但也没有乘这个机会建国际会议中心。包括之前的国际医学园区规划都做好了,后来没做下去,土地用掉了。我觉得上海要避免急功近利差口气的做法,要着眼于上海长远的发展来谋划。

  提升本土人才培养方式和内容

  周翔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

  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发挥现有的高端人才的作用。当然我们要引进一些高端精英人才。引进人才有年龄要求,但不一定要一刀切,只要确实是某个领域的精英,年龄上稍微大一点也可以考虑,真正为我所用。由于科创中心是长期的,引进虽然也是长期的,但是自己培养才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加快培养方式和内容的提升,第一,要想清楚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当前的瓶颈是什么。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想到这么两点,一是着力唤醒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引导他们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判断能力,二是要着力培养他们融入某个学科领域的能力。第二,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社会责任感,要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功德和社会责任是最基本的,这个如果做到了其他都是小的方面。第三,要从本科生的培养抓起。本科生相对研究生来讲年纪轻,可塑性强,同时这是一个进入社会就业创业和深造的群体,所以他们的状态一定程度上会反映我们的社会性格,同时也反映了我们能否培养更高层次人才的能力,如果本科生强了,社会的面貌和高层次人才的水平都能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