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归学人 >> 主题栏目 >> 深度思考

“枢纽型”组织:欧美同学会的转型发展

作者:钱海梅、孟 懿

2016/12/15 14:08:52

  近年来,中国留学人员数量急速增长,留学人员队伍日益壮大。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以及《关于加强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建设的意见》,我会成立课题组,就群团改革背景下的留学人员社团组织转型发展路径开展专项调查研究。

  “枢纽型”社会组织是指在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服务和管理中,在政治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业务上处于龙头地位,在管理上承担业务主管职能的联合性社会组织。在群团改革背景下,市欧美同学会致力于建设成为“枢纽型”留学人员社团组织。

  “枢纽型”社团组织的三大核心要素是:一是能发挥枢纽作用、多数组织和公众认可的组织;二是内部有完整结构及规章制度的组织;三是官方认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施行)》明确提出“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是党联系留学人员的桥梁纽带、做好留学人员工作的助手、留学人员之家”。《关于加强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18号文”)指出“可以吸收下一级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和部分其他留学人员组织作为团体会员”。理论上说,政策上支持了欧美同学会致力于建设成为“枢纽型”留学人员社团组织。然而,从实践层面来看,欧美同学会在发挥枢纽作用、成为多数组织和公众认可的组织以及内部有完整结构及规章制度的组织方面尚需做很大努力。

  组织结构的设计

  从组织结构来说,尚不完善的组织体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组织相应功能的实现。如何梳理和整合现有分支机构,理顺关系,尚有很多工作亟待完善。我们通过座谈会收集的资料反映,分会代表认为各分会的法律地位不确定性制约了其发展。各分会不是法人地位,一般都面临人手不足、资金短缺的问题,而社会捐助及其他合法性收入难以吸收利用。分会中没有设立专职人员,现在的工作人员机制是志愿者形式,会长、副会长及理事都是兼职人员,一般身兼数职,对组织工作常常有心无力,难以保障足够的工作时间。以高校分会为例,很多活动都是统战部在推进,统战部负责好几条线的工作,而编制只有一两个人。此外,部分分会代表提出,其分会工作存在计划性不强等问题,缺少整体计划安排,常规工作内容和特色活动突出性不强。

  因此,要发挥“18号文”中所提各项功能,成为“党联系广大留学人员的桥梁和纽带、党和政府做好留学人员工作的助手、广大留学人员之家”,尚需要逐步完善组织框架。在健全组织体系基础上,配强工作力量、扩大会员队伍、完善工作制度等方面都有很多工作要做。在理顺留学人员组织的领导体制机制方面,成立更有针对性的分会、吸收单位团体会员方面,加强对现有分会、委员会和发展团体会员工作的指导方面,加大会员发展力度以及吸引更多留学人员特别是青年留学人员入会等方面有许多工作需要不断探索。以体制外会员发展为例,在会员代表座谈会上,会员代表一致赞同在大型企业、高新技术园区等成立留学人员组织,发展体制外会员和团体会员。

  平台功能的实现

  从调研数据来看,现有会员对于“欧美同学会”有一定认可度,尤其是对于“留学人员之家”的身份认同深入人心(认可比例高达82.88%),说明欧美同学会较好地发挥了“留学人员之家”的平台功能,在帮助留学归国人员扩大朋友圈、实现资源对接、融入国内环境等方面得到了会员较好的反馈。但是在创业培训(17.12%)、熟悉国外环境(16.3%)、就业及职业指导(15.74%)和表达利益诉求(10.78%)等方面,欧美同学会所提供的帮助未能得到参与调研人员的高度认可。同时,普通会员活动参与度相对较低,他们参加的主要是联谊交友、专业研讨和文体娱乐类活动。

  从平台功能来看,在充分发挥留学报国人才库、建言献策智囊团、民间外交生力军等方面,欧美同学会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种空间不仅仅是体现在角色身份的期待上,更是体现在社团成员的实力和潜力中。调查数据显示,欧美同学会活动内容以内部交流为多,但从入会初衷、活动兴趣等数据来看,会员不仅对内部娱乐、联谊活动感兴趣,也热衷于参加服务社会、民间外交类活动。比如对于民间外交,61.76%的常务理事、40.24%的留学人员有兴趣;服务社会方面,有46.68%的人带有此初衷加入同学会,52.49%的会员对此感兴趣,而实际上真正参与到服务社会相关的活动中的比例仅28.73%。这些数据显示现有的社团活动内容尚不能完全满足会员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枢纽作用的认可

  从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本质来看,它的主要职责是为其他组织提供资源链接,信息分享互动交流平台、助力其他社会组织发展、承接政府转移的部分职能。如何处理好与其他留学人员社会组织的关系就成为同学会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关键问题。实践中,留学人员社团组织多元化日趋明显,各种正式、非正式、国内的、海外的留学人员社团组织,诸如数量众多、层次不一、类型多样的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简称学联)和专业技术社团以及各类留学人员社团等等。就留学生社团的活跃程度来看,也存在活跃型组织和名存实亡的僵尸型组织等。

  枢纽型社会组织运作中,服务与管理的关系应当是相辅相成的。枢纽型社会组织的管理是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一个良好抓手,政府部门抓好了枢纽型组织的管理,就等于抓住了其他社会组织管理的核心。然而,行政化倾向又会背离这一模式的初衷,失去其他社会组织对其枢纽作用的认同。因此,服务属性才是“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根本属性。实践中,欧美同学会如何平衡其管理与服务的使命,如何处理好分会、单位团体会员及其与其他留学生社团组织的关系,实现其枢纽功能的广泛认同,欧美同学会还需不断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一种模式。

  此外,从作为党联系广大留学人员的桥梁和纽带、党和政府做好留学人员工作的助手这个方面来看,欧美同学会在提供党组织关系挂靠、增加会员的组织归属感等方面尚没有落到实处。

  组织身份的变革

  首先,组织身份形象转变,由活动型组织到服务型组织。在组织身份上,将欧美同学会由原来活动型为主的身份形象转变为以服务型为主的社会组织形象。第一步就要提升欧美同学会服务社会的效能。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开发慈善类项目,支持边远、贫困地区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进而提高欧美同学会在社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主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通过完善建言献策工作机制,畅通建言献策渠道,参与政府工作决策,实现建言献策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此外,提高欧美同学会服务留学人员的能力。譬如,针对会员强烈的就业创业需求,欧美同学会可借助“海归职通车”“上海海归千人创业大会”等平台功能帮助解决青年会员的求职就业问题。

  其次,完善组织体系,实现其“枢纽型”社团组织身份。在获得官方认可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欧美同学会各分支机构的内部认同和其他留学人员社团的外部认同,切实发挥其“枢纽”作用,引导、吸收各类留学人员群体。具体来说,一是梳理现有分支机构,理顺关系进行分层分类管理;二是扩大组织覆盖面,逐步推进团体会员建设、分支机构建设、“微组织”建设以及扩大会员队伍;三是加强同学会党组建设,充分发挥其联系党和留学人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实践中可以逐步探索成立归国留学人员临时党支部,接受同学会党组的指导,宣传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协助做好党员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工作。此外,优化领导班子配置,适当调整理事年龄结构,逐步选拔一些优秀(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热心同学会工作)的青年代表人士进入同学会的领导班子。

  整合能力的提升

  一是关注资源整合功能。欧美同学会拥有广泛信息资源和优质人力资源。破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形象,更广泛地团结、吸收留学人员和其他留学人员组织,实现资源有效整合。结合体制机制建设,积极争取中联部、中央外办、外交部等外事主管部门的支持,发挥国别分会和校友会的人脉优势,吸引和凝聚更多的留学人员当好促进中外友好交流的“民间大使”。开拓海外工作,加强对外联络与合作。拓宽民间外交工作渠道,积极推动对外友好交流合作。此外,针对各分会中资金、人手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等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式合理优化资源的配置。

  二是拓展新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21世纪是网络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微博等微网平台的推广,是欧美同学会提高知名度的良好契机。运用新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整合智力资源,拓宽建言渠道,聚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建言献策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打造具有留学人员特点的新型智库。在组织建设上要更加注重新媒体平台的运用,健全官方网站,改版微信公众号,加强微信群管理,积极开展线上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网络阵地。

  组织服务面的扩展

  近年来,中国留学人员数量急速增长,年龄上也呈现日益年轻化趋势。如何以灵活方式吸引青年会员,帮助增进国情认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是欧美同学会建设中的又一重要课题。除了归国留学人员,同学会还要扩展服务于准留学人员以及拓展对外联络网,将尚未回国的留学人员吸收到欧美同学会。要进一步加强对留学人员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通过改善服务的针对性,提升欧美同学会的服务质量,如改进活动形式,在会员感兴趣的活动中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分层分类了解会员的需求,如年轻人对联谊类、文体类活动比较感兴趣;高校会员可针对某一领域,开展专题报告进行交流研讨;对刚回国的会员,更多地提供他们所需的服务,帮助他们了解申请奖项、课题等的流程规则,国内政策的交流。对会员有所帮助,才能更好的调动其积极性及参与性。

  (本文系2016年研究中心“智库系列”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