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归学人 >> 主题栏目 >> 封面故事

李林:做科研是一生最爱

作者:栾晓娜

2019/10/11 9:12:34

  李林,生物化学家,无党派人士,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简称“上海生科院”)院长、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市知联会)会长,我会名誉理事。198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2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生理与生物物理系做博士后研究,1992年5月回到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简称“生化与细胞所”)工作,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四十年前,高中化学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名“潜在”的化学家日后成为了生物化学家;三十年前,中国科学院首届院长奖学金特别奖授予了这名生化与细胞所的博士毕业生;上世纪90年代,出国潮中寥寥回归的“逆行者”中现出他的身影,只因“别的地方都不是我的国家,我出去只是为了学习,祖国需要我”。他,就是中科院院士、上海生科院院长、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无党派人士李林。

  在外界眼中,李林是被荣誉和光环笼罩的中科院院士;在同事眼中,他是充满激情和毅力的战友;在学生眼中,他是体贴却一丝不苟的导师;而在夫人张芹的眼中,他依然是那个随时都能报出当前时间的南大学长。

  在李林看来,做科研是他贯穿一生的主业,但做科研管理同样能够发挥才智。他从带领小团队单打独斗,到组织大团队承担科研项目,再到带领享誉国内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向前走,以及在全国政协、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科技发展方面的意见建议,为促进科技政策完善,为创新发展献计献策。

  改填志愿,追逐梦想

  1961年5月,李林出生于江苏南京的一个军人家庭。他从小成绩优异,高中时更是在各种竞赛中屡屡获奖。由于很喜欢化学,他的化学成绩尤为突出,获得过南京市化学竞赛一等奖,因此提前被南京大学化学系瞄上了。在填写高考志愿时,李林顺理成章地填报了南京大学化学系。

  然而,在等待的那几天里,高中化学老师在不经意间说了句:“用化学的手段解决生物学问题,也许是未来科学发展的新方向。”这句话让他萌生了新的志向,竟然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跑到招生办追回志愿表,将高考志愿改成了“生物系”。高考结束后,南京大学化学系的招生老师怎么也等不来李林的档案,还专门过来询问。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1979年高考中,李林高分考入了南京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成为该专业第二届学生中的一员。从此,他在生命科学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大学本科期间,李林开始崭露头角,平均成绩位于全系前列,特别是从小就有浓厚兴趣的化学学科方面,他更是独占鳌头。

  1983年本科毕业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录取,师从中国著名酶学大师、中科院院士、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原副主委许根俊,研究最基础的生物化学,同时也与岳阳路320号结下了不解之缘。

  坐落在岳阳路上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高大的梧桐树将周边的喧闹隔绝在外,只有澄澈的阳光穿过树影洒落在大院里。上世纪60年代,我会副会长、生化与细胞所老所长王应睐、钮经义、汪猷等学长曾在这里成功地组织孵化出重大原创成果――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多年来,纯粹的科学精神和高度的使命担当,始终在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手上一棒接一棒地传递着。李林就在这样的精神家园熏陶下开始自己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考入生化与细胞所后的第五天,李林就开始动手做自己设计的第一个科学实验。因为做实验要用动物肝脏提纯一些蛋白质,李林大清早跑去屠宰场、菜市场买新鲜的鸡肝、猪肝,往冰包里一放就往回赶。“一个鸡肝卖5毛钱,摊贩可高兴了,那时候一只鸡才几块钱。”一年后,当第一次看到蛋白质被纯化出来时,他激动得差点掉眼泪。从此,做实验成为他最期待、最感兴趣的事情,每天一头扎进实验室,总能待上十六七个小时。而每次做完实验,他的内心都充满浓浓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李林有一张很珍视的老照片,那是1989年他博士论文答辩时拍的。台上的他胸有成竹,台下则是一位长者的背影,他头发花白,听得相当认真,这就是王应睐学长,当年是李林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虽然他故去多年,但至今仍对李林产生着深远影响。妻子张芹说,王先生的学术态度、名利观以及管理思想,都被李林视为标杆。那一年,李林顺利获得博士学位,并摘得首届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在整个中科院系统中仅10人获奖。

  赴美学习,毅然回国

  1989年9月,科研成果突出的李林留所担任助理研究员。1990年6月,李林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生物物理系作博士后研究,开始立足生物化学,向分子生物学方向延展。在美期间,他倍加珍惜难得的深造机会,废寝忘食,经常在实验室里工作学习到深夜。虽然妻子张芹专程前来陪读,但李林依然每天回家吃完晚饭后,雷打不动地回到实验室继续手头的实验。“STOP!STOP!每次都需要强迫自己停下来,否则会一直做下去。”

  李林并不觉得研究辛苦。他说,做好科研,起码要具备三项素质:一是从纷乱的现象中提炼本质的逻辑能力,二是过人的专注力与发现力,三是兴趣。他对科研有着发自内心的爱,也经常引导学生在研究中寻找乐趣。他说:“搞科研是一种享受,只会苦干,不会有创造力。”因科研成绩优异,他受到了美国导师的高度评价。留美两年的收获,是他在权威生物学杂志《JBC》上发表了8篇文章,以及一笔意外小财――一张两千美元的支票。这是学校对他假期工作的补偿,在那两年时间里,他从来没有休过假。

  1992年5月,两年的博士后研究一结束,李林就毫不犹豫地回到了祖国。在不少出国留学人员滞留不归的年月里,这显然不是一个普通举动,部分同事和亲友表示不解。李林的回答却很简单:“人无信不立,既然答应学成回国,岂能食言!”中科院寄来了时任院长周光召热情洋溢的亲笔签名信,欢迎并高度评价李林按期回国。这让李林备受鼓舞。

  1991年底,在时任生化与细胞所所长林其谁主持下,研究所晋升尚在美国留学的李林为副研究员,让李林感受到了研究所的殷切期待。他告诉夫人:“我出去,只是为了学习更多的东西,然后回来继续为祖国做贡献。国家需要我,所以我必须回来。”

  1993年11月,年仅32岁的李林晋升为研究员。他从90年代末开始主要从事细胞信号转导领域的研究工作,在“Wnt信号转导通路”研究中做出了系统性和原创性的工作,取得了既有理论意义又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重要成果,形成了研究特色,对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新管理,屡创佳绩

  2002年,年仅41岁的李林被任命为生化与细胞所常务副所长,从此走上了管理岗位,也成为了新一代“接棒人”。他以建立“PI运行体系”和“科研评估制度”为核心,领导生化与细胞所构建起科研、人才、支撑、行政等一整套管理运行机制,研究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研成果不断涌现。2006年,依托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科院分子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双双获得优秀。

  2008年,李林再被委以重任,担任上海生科院副院长;2011年,李林出现在当年新当选中科院院士的名单中。2013年6月又被任命为上海生科院院长。

  在李林当时的搭档、上海生科院原党委书记汤伯伟看来,李林既是科学家,也是战略家。他注重加强对院所发展战略的研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他不断完善科研布局,加强科研平台建设;进一步抓好科技创新,促进科研成果产出;进一步实施人才战略,为科研人员营造潜心致研的环境。在2016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占了“半壁江山”;在2016年科技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上海生科院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

  与这种科研文化一脉相承的,是对人才的重视。迄今,李林已培养了30多名博士。在学生眼里,李林对科研的态度有两个标签:“乐趣”和“上进心”。平时,只要得空,他就泡在实验室里。看到年轻人做实验怕苦喊累,他总要说几句:“我们这行,工作不轻松又不挣大钱,如果再没有乐趣,那还是不要做了。”李林说,他年轻时,做实验都是用“跑”的,跑步去看样品、跑着去做离心实验……那种迫不及待,诠释着他对科研的态度。

  建言献策、参政议政

  由于长期在科研一线工作,李林熟悉科研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2008年起担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2013年起担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2018年连任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他持续关注基础研究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频频将基础研究科技工作者的声音带到会上;他向大会提交过多份《建议》,呼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这些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引起了广泛关注。他以科学家的严谨,始终坚持只说“内行话”,“不懂就不附议”。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他还带去了关于重视生物医学大数据安全问题,加强前瞻性管理的建议。他以国际上曾经发生过的多起生物医学大数据违规泄露事件为例,提醒国家重视大数据的安全与保护。他在《建议》中指出,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理论上只需大概75个统计上独立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即可唯一确定一个人。而一个人身上大约有300万个SNP位点,这就意味着只需要4万分之一的SNP位点信息,理论上就可以锁定一个人。而我国目前海量的生物医学大数据分散存储在机构甚至个人手中,碎片化严重,交互共享效率低下。由于缺乏统一的国际交流窗口,国家数据管理规范难以落实,数据流失严重,我国实际上已经成为最大的数据输出国,严重影响国家数据安全。

  他提议我国尽快建立起生物医学大数据前瞻性管治体系,如加快推进已列入国家发改委十三五后备项目的“国家生物医学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我国生物医学大数据存储安全与高效交互共享使用。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除人大政协工作以外,李林还担任第六、七届上海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在李林看来,知联会为党外知识分子搭建了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举办的各项活动,党外知识分子走出了“象牙塔”与“实验室”,更多地了解社会、关注民生,既能开阔思路和眼界,在实践中发挥专长,又能增强知识分子的凝聚力,为上海乃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